一、選種育苗
南方地區宜選擇荷蘭紫椒、黃瑪瑤橙水晶、白玉、紅水晶、綠水晶等抗病性強、易栽培、產量高的優良品種。采用溫床播種或設施大棚建床播種。播種前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去除種子表面病菌。浸種后放在25-28℃下催芽,當60%種子出芽時即可播種。
播種前*給營養缽澆*透水,水滲下后,每一營養缽點播一粒發芽種子,然后覆一層1厘米左右厚的過篩細潮土。為防止菌病,每平方米覆土中加入5克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播種后白天溫度30-35℃,夜間不低于20℃,出苗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不低于15℃,這樣有利于培育壯苗壯秧。
二、適時定植
不蓋草苫的小拱棚和中拱棚在3月中下旬定植。定植時要求棚內10厘米地溫穩定在10-12℃,幼苗苗齡60-75天,株高20厘米左右,葉片數8-10片。
定植前要深翻地,結合施入基肥,每畝施用量為:優質欄肥5000-7000公斤,腐熟人糞干或雞糞150-200公斤,過磷酸鈣80-120公斤,硫酸鉀20公斤。采用高畦或小高畦、高壟、寬窄行或單行定植,行距55-65厘米,株距40-60厘米,每畝定植2000-2500株。
三、整枝梳條
每株留2個主枝,去掉側枝。中部分枝側芽可適當留取,留3-4片葉后拿頂,每平方米留7-9個主枝。
四、田間管理
定植后至緩苗前不通風,棚溫控制:白天25-30℃,夜間16-18℃。緩苗后適當通風,棚溫:白天23-28℃,夜間不低于15℃,期間選晴暖天氣,中午揭棚膜,中耕1-2次。如果基肥不足,可追肥*,門椒開花時應控制澆水,可中耕1-2次。
當植株開花后,為防止落花落果,保證正常坐果,用10-20毫克/升的2.4-D涂果柄或用25-30毫克/升的番茄靈噴花。門極坐果后進行*大追肥,每畝施三元復合肥15公斤。施肥后,劃鋤*,并澆*水。棚溫控制:白天21-26℃,夜間不低于15℃。隨天氣轉暖,白天加強通風。當白天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可揭開棚膜,傍晚時再蓋好。門椒和對椒要適當早收,以免墜秧。
5月上旬以后,當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可撤除小棚架。對椒采收后,再追肥*,每畝施尿素15公斤。以后每隔20天追肥*,5-6天澆水*。進入夏季,雨后及時排水,結合拔草進行畦面覆草,以防止土溫過高和保墑。
五、病害防治
用50%抗蚜威(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防治蚜蟲;用50%辛硫磷乳劑2500倍液防治棉鈴蟲和煙青蟲;用蟲螨克2500倍液噴霧防治茶黃螨;用殺毒礬500倍液灌根防疫病;對病毒病以防為主,發現病株要立即拔除并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