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紅柿栽培準備階段
1.生產用地選擇
首先考慮到種植的蔬菜主要是無公害西紅柿,所以需要從污染的源頭進行杜絕,即如在生產運抵選擇方面需要選擇污染的土地,同時土地的濕度和排水效果優良,便于水分多少的控制。*后,土地選擇需要保證土壤養分充足,適合西紅柿種植的條件。
2. 土地修整施肥
由于無公害西紅柿的種植基本條件是大棚,所以在種植前種植戶需要對土地進行翻新,從而保證土地的質量,同時還需要對土地進行耕種前的必要消毒,其目的即是避免病害感染到西紅柿幼苗,而消毒*是在初春時節,待冬季冰雪完全融化后,即可對土地噴灑適量殺蟲劑,然后可以對土地可增施肥料,一般以農家肥為主,即如雞的糞便、人尿等等,肥料要保證腐熱 。
二、西紅柿育苗管理階段
1. 準備時期
對于無公害西紅柿的育苗需要對育苗的土壤需要進行消毒,而且土壤不得含有毒性殘留,具體的消毒操作為首先將苗菌凈等消毒試劑與土壤放置在一起,同時對土壤澆上適量的水并且裝放在育苗盤內,保證深度為8里面左右。另外,準備時期還需對種子進行處理,即首先對種子進行篩選,要求種子具備高產、優良,具有強大的抗病害能力以及環境適應力,而后對篩選好的種子進行曬干處理,曬制時間為2天左右即可,再者需要對種子進行浸泡處理,一般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配比成500倍液進行浸泡一小時,完成后則需要清洗種子表面,然后選擇播種時間為冬末(2月初左右)。
2.種植管理
對于種植管理,首先需要將育苗盤放置在溫室環境或者溫暖環境,便于種子發芽,一般保濕保溫時間要持續4天,直到種子發芽為止。另外,如果放置在大棚中,則需要控制棚內白天溫度不得低于29攝氏度;夜間溫度在11至14攝氏度范圍內。當幼苗發芽后,則需要根據其發芽率進行操作(發芽率高于70%),即首先在土地表面再敷上一層薄土,以強化幼苗的抗倒伏能力,而大部分種子完全發芽后,則可以調整至更低溫度,即白天溫度保持在23至26攝氏度為宜,若超過這個范圍,則需要通過通風降溫;而夜間溫度則需保持恒溫13攝氏度,而無論在什么時間,苗盤都應具有足夠的水分。若出現水分不足的問題,則需要對土壤進行澆水 。
三、西紅柿定植管理階段
定植管理階段主要是需要管控定植的密度以及施肥流程。首先是定植密度,需要根據西紅柿的種類、栽培目標、整枝情況、栽培方法及果穗情況進行判斷,例如留5穗果。一般株間距和行距分別為30厘米與50厘米,而每平方米定植450株為宜,而栽培方法為大小行栽培,一畦雙行;其次是施肥管理,施肥過程需要配合澆水同步進行,即如定植后的5日對幼苗分別澆3次水即可。對壟作大的畦作完成培土配合深耕,若第1花序坐住果,則可以進行第三次施肥,同時配合澆水。肥料要求氮磷鉀含量充足,到了盛果期則需要加大施肥頻率,一般增加2~3次左右,同時還可以酌情運用根外施肥。
四、西紅柿病害防治階段
對于西紅柿來說,在生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較多的病害,按照患病位置則可以分為果實類病害以及植株病害。
首先是果實類病害,可以包含畸形、空洞、頂腐病及開裂。即如畸形果,所處位置一般是在植株頂端,而防治手段應當是調控溫度,同時調整水分和養分供給;而后是空洞果,一般大小要大于健康果實,表面有棱角,而果實內部膠狀物和種子含量很少,防治手段是強化植株生長管理,即控制生長的條件,如光照、溫度、濕度等等;頂腐病表現為果實臍部出現黑色的潰爛區域,同時出現凹陷問題,果實過早出現紅色。而患病原因主要是鈣元素缺失以及生產期水分不足,而解決方法主要是以有機肥取代化肥,同時增加鈣肥施加;裂果出現很明顯是由于前期水分不足,而后期突然補水導致果實無法適應產生膨脹,甚至裂開,所以需要在生產初期把控好肥料和水分供應;
其次還有植株病害,一般包含灰霉病、葉霉病及青枯病,即如灰霉病產生跟生長的溫度和濕度有關,所以需要進行溫度濕度調控,同時強化通風光照,考慮到該病具有傳染性,則需要對患病部位進行去除,即如葉、果、枝等等,*進行燒毀或者掩埋處理;葉霉病產生主要是葉片,而且會延伸至花或果實,而對于該病主要防治方法是選用抗病植株,強化前期種子消毒;
*后是青枯病,發病表現為植株頂端葉片出現萎靡,而且夜間會自動恢復,患病植株出現表皮不平,產生不定根或者芽孢,同時維管束出現褐色,擠壓會出現白色菌膿狀液體,而防治主要是通過土壤施加石灰進行防治,用量為每平米15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