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栽蘆筍是一項投資低、花工少,管理簡便、效益顯著的蘆筍促成栽培新技術。大棚促成栽培適應于我國長江流域及北方寒冷地區,采收期為12月至來年3月,約100天。
一、大棚準備
塑料大棚可采用竹架木架或鋼架等材料搭蓋,呈拱形支撐,雙層覆蓋,以草簾苫、棉輔助調控棚內溫度。一般在冬季清園后,于1月份建棚,4月底至5月初拆棚,大棚可搭成寬3.8米,高1.65米,長度因地勢和栽培規模而定,一般為66米,并*在大棚內兩側,加蓋小棚,避免大棚內溫度中間高,兩邊低,使全棚溫度達到均衡,有利于筍嫩莖出土整齊。棚內加蓋的小棚還可用作蘆筍育苗,可建育苗床,其寬1.2米,厚度30~33厘米,長度一般為10~15米,在溫床底部先鋪2~3厘米厚切碎的稻草、稻殼、麥秸等保溫材料,然后鋪置電熱線。電熱線密度為10平方米600~700瓦,上面覆土7~8厘米。此外也可以在栽植蘆筍后,在苗床上面鋪蓋馬糞等廄肥作為釀熱物,代替電熱絲加溫。釀熱物鋪施的厚度因升溫情況而異,以鱗莖盤周圍溫度達到15~18℃為宜,一般厚度為20~30厘米。
二、大棚種植蘆筍方法
蘆筍按照密度為每平方米20株左右,將株叢排列在已鋪好細土的溫床上,然后再覆細土7~8厘米。如培育的白蘆筍,需覆土20厘米左右,覆土后引水灌溉,要細水滲灌,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水滲后如床面出現凹陷不平現象,應及時鋪土填平,使床面保持2~5厘米疏松的細土,以利保墑和防止土壤板結、干裂。
三、大棚蘆筍定植后管理
1、滿足休眠要求:如栽植前蘆筍植株還沒有處于5℃以下,低溫休眠20天以上,不能立即加溫,應首先滿足休眠所要求的低溫。
2、升溫與控溫:溫床充分澆水后,使大棚里的溫度逐漸升高經過7~10天,使溫度由5~10℃升至18~20℃,以后保持溫度相對穩定。晴天中午如溫度升至25℃以上時,應揭膜通風降溫,夜間為防止降溫受凍,應將薄膜、草簾嚴密蓋好。經10~15天,鱗芽萌發,嫩莖伸長,達到25厘米左右時即可采收。
四、適時灌水
大棚里的溫床土壤容易干燥,要及時灌水。一般每周灌水*,應在中午溫度高時灌水。灌水量以使溫床充分溫潤為度,不應使苗床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