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不是南方地區的特產作物,隨著農業科技是發展,在北方地區也有水稻分布。在水源沒那么豐富的東北地區,想要種植水稻需進行旱田育苗。那么,水稻旱田育苗栽培技術有哪些?
溫度
播種后,苗床溫度應在出苗前控制在25°C~30°C,以促進水稻幼苗早期生長。這個階段是苗床的密封期,有必要對床棚進行檢查,并保持溫暖。幼苗出苗后,將苗床的溫度控制在20℃~25℃。在此期間,如果寒冷或長期下雨,有必要在棚屋上放一個草席。齊苗后,防止高溫燒苗,控制溫度在25°C左右,*不能超過30°C。
煉苗
齊苗后,要及時對幼苗進行通風。1葉1心期,如果白天膜內溫度超過35°C,應在兩端通風。2葉1心階段煉苗,揭開床棚背風側的薄膜,逐漸增加通風。3葉期后,溫度穩定上升到臨界溫度以上,可以增加通風量。通風通常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以從棚屋中去除多余的水以促進根系發育。
水稻旱田育苗栽培技術
水分
在播種到出苗期間,主要基于保溫和保濕,并且通常不澆水。但是,如果苗床的土壤是白色和干燥的,應該及時澆水,但注意必須*澆透。
追肥
幼苗2葉子階段應該追肥*,每平方米苗床噴灑10克100倍尿素溶液。在3葉階段,每平方米苗床20克尿素和10克氯化鉀應兌水3000克。移栽前5天,每平方米5~10克可作為營養肥施用,促進幼苗根系生長。
水稻旱田育苗栽培技術
除此之外,要預防和控制死苗,如果苗床溫度過高,幼苗會因高溫而受損,導致幼苗死亡。所以要做好通風管理,提高苗木質量,提高苗木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