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青島農民自學種葡萄發家致富
青島農民自學種葡萄發家致富
農業網   時間:2018/1/9 9:39:00  來源: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閱讀數:379

  “這個大棚是我2016年底建的,種的是藤稔葡萄。去年我忙活了一年,邊學邊干,種得還不錯,明年就掛果了。專家過來指導的時候預計能收入10萬元左右。”1月6日,在青島萊西市河頭店鎮高格莊村自己的冬暖大棚內,脫貧戶王仁力一邊給葡萄搭架子,一邊和記者聊著剛剛過去的2017年。

  種葡萄,是王仁力以前沒接觸過的。從“門外漢”到“行家里手”,2017年,王仁力用努力為自己和家庭鋪就著一條致富路。在他看來,這不但要對得起自己的選擇,更要對得起幫助過自己的扶貧干部們。

  王仁力的妻子長年身體不好,平日里不能干重活。作為家中的頂梁柱,2015年,王仁力在*車禍中撞傷了膝蓋,行動不太方便,治療更需要錢。也就在那一年,鎮政府得知情況后,上門走訪慰問,將王仁力確定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還配了專門的結對幫扶干部。

  “一開始確定我為貧困戶的時候,我并不愿意。只要有一點辦法,誰愿意被定為貧困戶,有啥光彩的。”回想過去,王仁力頗為感慨。

  可各級的幫扶讓王仁力慢慢改變了這個想法。除了物質上的幫助,2016年,高格莊村“兩委”發展產業促脫貧,動員王仁力種植大棚葡萄。“開始讓我種植大棚葡萄的時候,我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我沒有錢建,也不會種植技術。”在村“兩委”的反復勸說下,王仁力終于同意了建大棚。村黨支部書記做擔保向銀行貸款。2016年年底,王仁力在鎮、村的幫助下,把大棚建起來了。

  “政府把一切都給咱安排好了,咱得活出個人樣來!絕不能當懶人。”在王仁力的葡萄棚前、棚內,種著西瓜、土豆等農作物,王仁力告訴記者,這都是大棚建起來還不到種葡萄的閑暇時間自己栽種的,為的是不讓地閑著,種點其他的農作物增加收入,早日脫貧。苦戰終有收獲,僅這兩項王仁力就收入了2萬多元。2016年,他甩掉了貧困的“帽子”。

  建起了大棚、種上了葡萄苗以后,如何管理讓王仁力犯起了愁:“剛開始種植葡萄時,啥都不懂,*先種的一批因土壤濕度、寒熱問題死了不少。我急得不行,就自己去買了幾本葡萄種植方面的書,自己學。”說著,王仁力從架子上拿起了《葡萄栽培技術》等幾本書遞給了記者。記者看到,這些書磨損得很嚴重,隨便拿起一本翻看,里面寫滿了備注。說起看書,王仁力的愛人不禁跟記者“抱怨”起來:“自從買了書回來后,他就沒睡過幾個囫圇覺,我睡覺前他在看書,等我半夜起來發現他還在看。這么大年紀了,也不注意身體。”

  買書自學,讓王仁力對葡萄種植有了一個大概了解。但在實踐中,他還是遇到了很多問題。王仁力積極參加河頭店鎮組織的專家授課活動,并多次邀請專家到自己的大棚里現場指導,還給專家留了微信,平時有不懂的問題就及時聯系。“我和別人不一樣,有的人不是很認真聽,但是我自己就愛學習技術,就要認真聽、認真學,而且專家講授的東西實用、有效,對我啟發很大。”在鎮政府邀請的專家指導下,王仁力慢慢摸索出了葡萄苗種植的經驗,苗子成活率也提高了。如今,“零基礎”的王仁力已然成為葡萄種植行家——松土、施肥、澆水、栽植、定干、剪枝,樣樣都在行。現在,除了管理大棚外,王仁力還管理著3畝梨園、3畝花生,雖然忙,但每天勁頭十足。

  “村里現在有二十幾個大棚,明年都掛果了,村里已經提前聯系了客戶。你看外面這條路,村里明年打算把路面硬化,讓采購商的車能直接開到地頭上。”王仁力指著棚外的路告訴記者,村里還打算成立合作社,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往后的日子會越來越亮堂。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ng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