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12月13日舉行的“河南省十大年度扶貧人物”頒獎晚會上,夏邑縣車站鎮沈莊村黨支部書記張艷軍再獲殊榮。“是他,把自身的創造能力變為大眾創業的生動實踐,化為全村脫貧脫困的幫扶模式,既‘輸血’,又‘造血’,讓小蘑菇變成了大產業,貧困戶變成了菇老板……”站在領獎臺上,聆聽著組委會給他的頒獎詞,張艷軍腦海中浮現出自己近20年的創業經歷……
說起以蘑菇種植為產業帶動扶貧的經歷,張艷軍如數家珍:“現在我們食用菌生產基地擁有標準化種植菇棚520座,年產量1100萬斤,年產值1.8億元,是集菌種培育、食用菌種植、產品加工、儲藏保鮮、有機肥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我們依托產業優勢,累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935戶,1793人實現了脫貧。”
張艷軍兄弟6人,他在家排行老四。因家境貧寒,他讀完初中就在家務農。年輕時為了養家糊口,他跑過運輸、開過草酸廠、辦過造紙廠,2000年,因造紙廠污染環境,他變賣了所有的機器設備,利用原有廠房,開始種蘑菇,藍天食用菌種植基地初具雛形。為了把蘑菇種植做大做強,2002年,他從福建漳州請來技術員,開始生產菌種,供應周邊的菇農,并且承諾凡使用藍天的菌種,廠里負責回收蘑菇,當年就發展帶動村民種植蘑菇100多個大棚,菇農收入可觀,輻射帶動周邊虞城、碭山、單縣、曹縣等四五個縣的百姓紛紛加入蘑菇種植的行列,2007年,藍天菌種廠的簽單種植戶達1800戶。
天有不測風云,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給蘑菇種植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當時蘑菇種植的原材料稻草4毛錢一斤,蘑菇僅賣5毛錢一斤。為了不讓菇農受損,張艷軍咬牙回收了菇農手中的蘑菇,低價出售,一下把幾年來掙的辛苦錢全賠了進去。
看著剛剛建好的廠房,不服輸的張艷軍決定做基地。他瞞著妻子變賣了幾處房產,又借來了父親的養老錢,建起了種植工棚、儲藏車間和加工車間。說起當初的艱難,張艷軍現在想起還是一肚子心酸,妻子馮桂花到現在說起來還難受:“賠錢是一方面,我*怕的是他把身體累垮了。”
在張艷軍的堅持下,憑著多年的種植經驗以及在技術管理上積累的成功模式,他的蘑菇種植基地很快轉虧為盈,2010年實現純收入近千萬元。
這幾年,富起來的張艷軍又把重點放在產業扶貧上。他按照國家*扶貧的基本方針,摸索出入股分紅、承包分紅、轉移就業、輪換種植、借菌還菇五種幫扶模式。他提供技術和資料,讓周邊貧困村乃至全鎮的貧困戶到自己的種植基地種植蘑菇。在種植基地,記者碰到了53歲的菇農侯留進。他家在距離沈莊村7公里處的秦院村,去年在這里種了6個棚。說起收入,侯留進激動地說:“我有3個兒子,給兒子蓋房子欠了一屁股債,是全村出了名的貧困戶,去年一年,6個蘑菇棚純收入50萬元,不僅脫了貧,還致了富。今年準備多種幾個棚,掙了錢我還打算買輛汽車呢。”
前來收購蘑菇的程大莊村村民程老四說起種蘑菇帶來變化滿臉自豪:“過去俺莊窮得很,給兒子說不起媳婦,說話沒底氣。現在不一樣了,家有小洋樓、小汽車,家具樣樣齊全,說媒的擠破門,相親的排長隊。”
車站鎮秦集村的貧困戶秦海軍是出了名的貧困戶,為了早日摘掉窮帽子,去年,他在種植基地也種了兩個蘑菇棚,張艷軍給他安排技術員,不僅提供種植蘑菇的原材料,還提供資料和技術。一年下來,秦海軍拿到分紅近3萬元,實現了脫貧摘帽。在車站鎮乃至周邊的虞城、碭山的貧困村,像侯留進、程老四、秦海軍這樣的菇農數不勝數。
如今,這個現代化的食用菌種植基地,520座食用菌種植工棚,26萬平方米的種植面積,3000余戶1.5萬人從事的蘑菇種植行業,年產值1.8億元。食用菌種植成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條捷徑。張艷軍富了,沈莊村富了,周邊的群眾富了,張艷軍的“小蘑菇”成了助力脫貧攻堅的“大產業”。
說到下一步的規劃,張艷軍躊躇滿志:“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深受鼓舞,在今后五年里,我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將由規模化走向工廠化,到‘十三五’末,在現有560畝的基礎上翻一番,打造千畝食用菌生產基地,吸引更多的群眾來種蘑菇,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以食用菌產業為依托,助力脫貧攻堅,張艷軍的‘小蘑菇’為夏邑的脫貧攻堅做了‘大文章’。”縣委書記梁萬濤高興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