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生豬消費季節性特征逐漸弱化,春節因素減弱,主要表現春節前豬價上漲的概率下降,秋季行情上漲概率也在下降,夏季豬肉消費淡季,價格不跌反漲概率提升。季節性豬價新特點,反映了我國豬肉消費、倉儲和養殖水平變化。進口肉調節作用凸顯,屠宰企業備貨更加靈活加上短期消費刺激相對有限,節日消費作用不斷減弱。除此之外,歷年春節行情各不相似。部分年份春節行情拉高走勢迅速,且延續時間長,部分年份春節行情開啟早,結束也快,一般來說,春節行情波動與年度供需關系及10月份跌幅有關。
近期全國生豬均價延續下跌走勢,下跌范圍擴大、跌幅加深。前期生豬出欄較集中,豬源供應較充足,規模企業出欄價下調,白條肉走貨緩慢,豬肉需求提振不佳,加上物流提前停運、儲備肉定價市場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屠宰企業持續壓價,市場供需博弈局面延續,豬價漲跌調整。近日受新一輪冷空氣影響,降溫降雪天氣將再度出現,預計雨雪天氣影響跨省調運,加上前期豬價跌幅較大,短期豬價再跌阻力加大,養殖戶出欄有所放緩,當前豬價趨于穩定,或迎來短時的反彈,隨后市場供需回歸供應寬松,豬價回調可能性較大。春節臨近,供需趨于平衡,年前豬價或將持續震蕩漲跌調整,天氣因素或將帶來反彈機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