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天氣,晴。新基地的田地開始畫線,為打樁做好準備……”
這質樸簡潔的話語出自赤壁市柳山湖鎮寶塔山村特色養殖大戶陳良初的青蛙養殖日記,這本日記他已經堅持記錄了一年多。
走進養殖基地,溝渠暢通、阡陌縱橫;地網圍繞,井然有序。一只只身披綠衣、頭大眼圓的青蛙在田野里“呱呱呱”地歡叫。
身為赤壁百田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的陳良初告訴記者:“可別小看了這些青蛙,有什么風吹草動立馬就察覺到了。養殖青蛙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要非常用心與細心。”
年逾半百的陳良初,*偶然的機會,從電視上一檔農經欄目看到養殖青蛙很有賺頭,便立馬對養青蛙產生了興趣,在考察后發現市場潛力巨大。
“青蛙比牛蛙口感好,肉質鮮美,在餐桌上越來越受歡迎,價格也高。”認準了養青蛙這條路子,2016年底,老陳找到了鎮里,表達了想發展青蛙養殖的想法,鎮里非常支持,并根據有關政策為其申請辦理了小額貸款。
“認準了一件事情就要好好干。既然鎮里這樣支持我,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做好呢?”老陳在日記里這樣寫道。
經過在網上、各類書籍上和參加鎮里組織的到外地學習,陳良初學到了過硬的養殖技術。他投資90余萬元,辦起了一個27畝面積的青蛙養殖基地。
“不管多辛苦,既然開始了就不能中途而廢”,老陳的日記里寫道。憑著這份堅持與信念,他每天至少觀察青蛙三個小時,不斷做記錄,從蝌蚪開始,研究它們的習性、消化、疾病情況。
靠著自己的努力,陳良初的養殖之路越來越順暢。去年,他的青蛙特種養殖基地每畝產量達2500斤,年產值150余萬元,凈收入30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