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鄉村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鄉村教育發展,加快推進鄉村學校改薄工程,出臺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國培”計劃加大對鄉村教師的培訓力度,鄉村教育發展成就顯著。但從現有條件看,城鄉教育仍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尤其是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還需要下大力氣解決。
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加大改革,激發教師隊伍發展活力。要按照“激活總量、擴大增量、盤活存量、激發能量”的原則,優先補充鄉村教師,擴充鄉村教師隊伍總量;要深入推進“縣管校聘”改革,積極推進“無校籍”管理,盤活存量;要采取有效措施,發揮城鎮退休的特級教師、*教師作用,支持鼓勵到鄉村學校教學;要采取區域統籌、動態流轉的管理辦法,建立周轉池制度,保障臨時急需和階段性用編需求;要加強本土化培養力度,定向培養“一專多能”的鄉村教師。
與此同時,要多措并舉,提升教師專業發展能力。要著力提升鄉村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引導鄉村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做“四有”好老師;我們也可以嘗試建立鄉村教師專業成長導師制——新教師前三年是專業成長的關鍵期,通過與*教師師徒結對的方式,建立成長檔案,促進新教師專業成長;在培訓效果的保障上,要注意創新方式方法。如利用名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等多種平臺開展送教送培活動,在教學實踐中提升教師業務能力,采取訂單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等;此外,“國培”計劃要進一步加大對鄉村教師,特別是新教師的支持力度,擴大培訓覆蓋面。
當然,增強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回避不了教師待遇的問題。應嚴格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國務院《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全面落實工作、生活、榮譽等各項規定,特別是在教師專業成長、職稱評審、收入分配上實行傾斜政策,使廣大鄉村教師在職業發展上大有可為,工作生活環境改善上不斷提升,自豪感和榮譽感不斷增強;同時要加強配套服務實施建設,大力改善工作生活環境。推進鄉村教師周轉房建設,解決后顧之憂,使廣大鄉村教師安心從教,為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提供堅實的師資保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