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牌碑村婦女主任胡宗芳都會去合淮阜高速牌碑段她所包片的綠色長廊巡查。*近,她有了一個新頭銜,成為牌碑村三位村級“林長”之一。不久前,她發現機耕路邊有一片區域枯草繁盛,立刻拍照發給承包大戶,幾天后這一火災隱患被消除。這只是安徽省2.5萬多名林長日常工作的一個剪影。
旌德縣白地鎮黨委書記柴長宏同樣也是當地的“林長”。他介紹說,過去,農民靠砍樹維生,現在不砍樹,鎮里的山管護得更好了,生態環境變得更美了,林子變得更值錢了,實現了森林增長、林業增效、林農增收。旌德縣白地鎮推行“林長制”一年來,全鎮林業產業化飛速發展。僅2017年一年,全鎮實現林業產值2.5億元,就近為310戶家農戶提供工作崗位,帶動了1100余戶林農增收1500萬元。
安徽省從2017年起在合肥、安慶、宣城等地先行試點“林長制”,2018年將在全省推開,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運行高效的林業生態保護發展機制,為實現森林資源永續利用、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提供制度保障。到2021年,全面完成林業增綠增效行動計劃,實現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持續穩定增長,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安徽省共設立各級林長25474名,其中省市縣總林長457名,市級林長193名,縣級林長1440名,鄉級林長5855名,村級林長17529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