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安徽“葡萄大王”的富民故事(圖)
安徽“葡萄大王”的富民故事(圖)
農業網   時間:2018/4/19 8:39:00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閱讀數:509

葡萄

  每個奮斗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因為新時代是奮斗者書寫的。“葡萄大王”葛維超就是億萬奮斗者中的一員。在莊子故里、皖北農業大縣蒙城,提及葛維超,有很多執著于農業夢想的人為他拍手叫好,爭相傳播他的富民故事。

  春和景明,踏上蒙城這片沃土,零距離感受葛維超的奮進律動。翻開葛維超的履歷,發現他始終走在創新的路上。1973年,葛維超出生在馬集鎮鶴庵村,曾當過兵、做過政府接待工作。2011年,葛維超籌資300萬元,創建了安徽省宏源校園后勤服務有限公司,致力于學校后勤保障服務工作。

  因商機找得*,葛維超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公司在立足蒙城的同時,并向周邊市縣輻射,目前業務已布局安徽各地,員工從30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其中大部分員工來自農村),他們的優質服務在教育系統贏得了良好口碑。

  然而,葛維超并不滿足于此。2014年4月1日,他又注冊成立了蒙城縣道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簡稱道源合作社),成員出資總額1600萬元,主要從事葡萄種植。具體包括:組織采購、供應成員種植所需的生產資料;組織收購、銷售成員種植的產品;引進種植新技術、新品種,帶動更多鄉鄰增收致富。

  有人可能會納悶:葛維超的校園后勤服務生意做得好好的,為什么又大手筆投資現代農業呢?對此,葛維超一語中的:“我是農民的兒子,*見不得農民窮!我搞現代農業,*目的就是帶領鄉親共同致富。從長遠看,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也是大勢所趨。民以食為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食品消費的多樣化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農業注定是個朝陽產業。”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葛維超“招兵買馬”,開始流轉土地。鑒于當地百姓存在“惜地”情結,葛維超秉持讓利于民的原則,開出每畝每年1000元的高價(流轉價格每5年調整*),從岳坊鎮姜飯棚村流轉了1227畝土地。

  土地有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了基礎。在葛維超看來,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既要靠黨的富民政策的引領,也要靠科技創新。惟有進一步提升科技水平,才能給現代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才能更好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基于此,葛維超想方設法引進更多優質葡萄新品種,比如道源I號、夏黑、陽光玫瑰、美人指、郁金香等。為了保證道源葡萄的質量,道源合作社還聘請南京農業大學的專家和江蘇省常州市葡萄種植*農藝師進行全程技術服務。

  “好葡萄是種出來的,好品質是管出來的,好品牌是創出來的。”葛維超說,道源葡萄品牌建設過程中,在選種、種植、加工、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非常注重品質管理,實現“良種、良法、良態”有機結合,確保道源葡萄品牌含金量。

  道源葡萄究竟有多走俏?2016年,道源合作社與上海一級果品批發商簽訂了供售合同。當年掛果的800畝優質精品葡萄,畝均純利潤7600元,年純利潤600多萬元。同時,“道源*原漿葡萄酒”和“道源逍遙游白蘭地”正式上市。截至目前,道源葡萄全產業鏈已解決800多人就業、38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姜飯棚村村民張華就是受益者的典型代表。今年張華51歲,在道源合作社從事葡萄種植管理工作,月薪2400元。他說:“原來在外面打工,總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沒想到現在竟然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心里很踏實。”

  如今,道源合作社已初步建成一個集農業科研、生態觀光、鮮果采摘、精深加工、科普教育于一體的多功能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回望昨天,一路風雨兼程。未來征途,還須夙興夜寐。但我們依然堅信,像葛維超這種敢于擔當、踏實做事的新農人,一定會為鄉村產業振興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