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農業博物館】在古代的時候,我們國家是農業大國,也是人口大國。民以食為天,*重要的自然是農業。自古皇帝都十分重視農耕對國家的作用,所以在農耕初始,經常會舉行一些祭祀典禮。來祈求上蒼來年豐收。
農耕祭祀是整個國家要重視的事,一般來說,是由皇帝在建造好的祭壇上先祭拜上蒼,然后親自耕作,代表對農耕的重視。接著皇帝親耕后,就要王公大臣們都輪番上陣耕作,代表國家對農耕的重視和對上蒼祈求的決心。
等到秋收后,經常會有臣子帶著豐收的糧食來祝賀皇帝今年又是豐年,然后將谷物存放在祭祀的地方,以備祭祀。
在古代的時候,臣子們面見皇帝述職,很多都會提到自己任職地的農耕情況,是否豐收。可見古代皇帝對農耕是十分重視的,所以每年的祭祀活動也是至關重要的。
除了皇帝在農耕祭祀上祭拜上蒼來表示自己的重視,民間還會吹蘆笛和敲土鼓并且殺一些牲畜用烈火焚燒來祭祀上蒼。或者把大米和糧食蒸熟,把抹著脂肪的香蒿也擺上祭臺當貢品。有些皇帝甚至還會殺俘虜祭天。覺得這樣更加顯現自己的誠意。
在古代的時候,還會有專門主持農耕祭祀的巫師,在祭祀的時候帶領著精心喂養的豬狗牛羊來到祭壇,一邊跳舞一邊夸贊牛羊的肥美,然后君主上前迎接。
除了這些基本的祭祀,為了農耕的順利,還會在干旱的時候造祭壇求雨,祈求上蒼下雨讓莊稼成活。相比較中國古代祭祀的多樣,歐洲就簡單多了,一般多為多子的婦人在田地里翻滾,希望農田也能像自己一樣多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