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打著有機標簽的蔬菜價格比一般蔬菜價格高五六倍,但它們真是有機的嗎?近期,媒體記者根據有機碼查詢,找到有機蔬菜的產地,發現所查詢的胡蘿卜有機蔬菜基地里并沒有種植;而西紅柿、芹菜這兩樣蔬菜還沒成熟。在有機蔬菜大棚,記者還發現了種植有機蔬菜不允許使用的化肥和農藥。
身價倍增是一些蔬菜急于披上“有機”馬甲的原動力。生產企業受利益驅使,掛羊頭賣狗肉,侵犯了消費者利益,理應受到懲戒和譴責。而認證機構缺乏有效監督,嚴懲機制乏力,是目前有機食品認證亂象的更深層原因。要讓虛假的“有機”食品無機可乘,認證工作首先需要各級相對應的食品監督部門來完成,不給一些違規認證機構可乘之機。同時,有機食品認證過程要陽光透明,在蔬菜種植和銷售環節做好兩次抽檢的記錄,以便于有據可查。另外,認證工作需落實到具體人員,制定出對違規認證的嚴懲措施,建立責任追究制,并嚴格執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