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三亞市育才生態區抱安村苗族青年謝進青和妻子周海玲正在采集蜂蜜,這是抱安村今年的*后一個采蜜期,預計整個6月能采出2萬斤蜂蜜 ,這些蜂蜜將成為抱安整村脫貧摘帽的致富甜蜜產業。謝進青一家就是靠著 “甜蜜”產業脫貧,并逐步走向富裕。
育才生態區是“三亞的后花園”,又是三亞*的“綠色銀行”。近年來,三亞實施生態補償,將育才生態區的部分村莊納入補償范圍,其中抱安村是三亞*實施森林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的村莊——發展蜂蜜產業既不砍樹伐林,還能得到較多經濟收入,成了抱安村*有名的脫貧“法寶”,蜂蜜成了村民脫貧、過上“甜蜜生活”的源泉。村民不砍樹伐林就有經濟收入,大大增強了補償地區農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據抱安村駐村*書記劉會來介紹,目前抱安村有上百戶家庭都在經營蜂蜜產業,其中不乏剛剛“摘帽”的脫貧戶。劉會來說,為了發展抱安蜂蜜產業,2011年,村里成立了“抱安野生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發展社員10余人,養殖戶150戶。合作社已建設了蜂蜜養殖基地、蜂蜜加工廠房,配套了蜂蜜加工包裝等設備,還獲得QS(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和商品條碼證書。
就在幾天前,劉會來等人策劃了抱安蜂蜜優惠購買活動, 目的是為貧困群眾找一條“與時俱進”的銷售渠道,同時也是推動抱安蜂蜜“走出去”的*有益嘗試。劉會來說,這次活動,將讓更多脫貧戶加入到養蜂大軍中,從而獲得穩定收入來源,讓他們實實在在走上致富道路,并加速推進抱安村的產業轉型。
據了解,抱安村盛產山野中華蜂蜜和大排蜂蜜,中華蜂入住巖洞、土窟、箱籠,產量低,俗稱土蜂蜜,其蜜為蜜中上品。大排蜂蜜囊呈扇形懸掛樹枝,其蜜為蜜中翹楚。黎苗同胞或追蜂山林采割、或引蜂入箱籠(中華蜂)待熟割取,一窩*,蜂返山林繼續繁衍,靠獨特的生態環境循環往復,不存在一點人工喂養,完全屬于野蜂蜜。
“抱安村養蜂優勢明顯,養蜂也是投資少、見效快的綠色無公害產業。”劉會來介紹說,抱安村野蜂一年蜜期僅3月至6月,每年7月至次年2月蜂返山林,沒有蜂蜜可采。抱安村目前蜜期產蜜量約2萬斤,其成品蜜已由合作社加工,并獲得無公害產品許可證。劉會來表示,今后,抱安村將擴大養殖蜜蜂規模,打響抱安蜂蜜品牌,讓蜂蜜產業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新亮點,讓“甜蜜事業”更甜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