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船伸出五條長水槽,320萬尾大黃魚魚苗順槽而下,被放歸到東海“老家”。昨天上午,民建寧波市委會聯合浙江寧波象山縣在象山港實施大規模岱衢族大黃魚魚苗放流行動。
此次放流的魚苗,經過嚴格甄選,符合各項指標要求,平均體長在5厘米以上。其中100萬尾來自民建寧波市委會的捐贈,另外220萬尾則由縣財政認購。據了解,放歸大海的魚苗需要自己覓食,生長速度比人工繁育慢很多,長到15厘米左右,需要兩年時間。
“岱衢族大黃魚增殖放流活動,對進一步改善海洋生態資源環境,恢復漁業資源,促進漁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工程師周志強表示。
根據浙江寧波象山縣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計劃,今年將放流淡水魚、曼氏無針烏賊、毛蚶等8個品種共計1.8億尾,目前已放流4個品種逾1.3億尾,占全年任務的72.22%。 活動中,還舉行了岱衢族大黃魚育苗捐款儀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