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聊城冠縣桑阿鎮政府沿班桑路西行4公里,一片片蔬菜大棚映入眼簾。其中四棟高標準連棟大棚聳立田間,特別引人注目,談起這些大棚,大棚的主人馬偉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這四棟連棟大棚總占地50多畝,其中育苗面積為30畝,這一規模,在周邊地區也是較大的,主要培育黃瓜、茄子、尖椒等。走進其中的一個大棚,只見綠油油的黃瓜苗發出青綠色,長勢正旺。據估算,這個棚里的育苗能達800萬棵,這個棚一年可培育四茬苗,這是第 1茬,再有20天,這些黃瓜苗就按訂單發走,將銷往河北、河南等地。
在這些大棚周邊,還有著20多個溫室大棚,這些棚除了育苗,就是種植傳統意義上的大棚蔬菜。
馬偉經營育苗產業有七八年了,按他的說法,農業要走技術化、規模化、產業化的路子。育苗是個技術活,再早,因為附近村莊群眾有種菜的傳統,所以大家都是自己在地里育苗,這種各自為戰的育苗方式使育苗質量沒多大保障,同時成本很高,還會造成不小的浪費??吹竭@一弊端,馬偉就嘗試著走專門育苗的路子,他多方聘請技術人員,再加上自己的刻苦鉆研,終于找到育苗的竅門,從那時起,村里的群眾便使用他育的苗,而他的育苗產業越做越大,成為周邊幾個省市的主要育苗供應商。“其實,育苗是整個農業種植鏈條上的關鍵環節,掌握了育苗技術,也就掌握了核心技術。”馬偉的話有一定的道理。
馬偉認為,隨著農業產業化的提升,分工會越來越細,越是這樣越需要有各種各樣的專業人才,同樣是育苗這個環節,就需要不同的人才。每年到嫁接時,他就需要大量技術嫻熟的人來這里打工,周邊村的“業務骨干”就成為香餑餑,人手不夠,就從莘縣招人,*多時,他的用工量超過一百多人,這些大棚成為周邊群眾致富的搖錢樹。
這四棟連棟棚中,有三棟是用鎮里的扶貧資金建起來的。2016年,鎮領導經過多方考察并與之座談,雙方達成協議,將上級撥付的300萬元扶貧資金用于發展育苗產業。一方面,這一舉措使馬偉多年練就的育苗技術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解決了他發展中的資金困難;另一方面,讓扶貧資金有了更大的效益,變成了“金融活水”。按照協議,馬偉會把扶貧資金的10%每年作為紅利返還給貧困戶,同時在農忙時要雇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來這里打工,讓他們除享受分紅外,還能拿到一份工資,真正起到真扶貧、促脫貧的作用。
馬偉告訴記者,連棟大棚普遍配備了風機、水簾等設施,與以往的春秋大棚相比,具有通風好、控溫效果好的特點。除此之外,春秋大棚約有四分之一的土地用來修建棚體,土地利用率不高,而連棟大棚則解決了這個問題,做到了土地的充分利用,提高了效益。春秋大棚往往建成后要多次追加投資,而連棟大棚*投資,多年受益,因為它的各種設施都不易損壞,所以這成為傳統春秋大棚的*新替代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