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來,貴州省大營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企業+鎮、村級公司+貧困戶”模式,在全鎮規劃發展食用菌產業700萬棒,在合理利用有限土地資源和壯大扶貧產業的同時,不斷增強了當地貧困農戶的脫貧信心。
走進大營鎮星進村,大片食用菌廠房正在建設,據介紹,這是食用菌產業第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實施主體框架建設。而在另一側的一期食用菌大棚里,管理員吳躍蓮正在查看菌桿的長勢情況,十余個工人正忙著打理菌棒,趕著*時間下種菌棒。
大營鎮星進村食用菌種植基地管理員吳躍蓮表示:“現在在我手上的看著外觀特別圓,然后他沒有缺口,菌桿又大沒有開傘,沒有開發出來就是一級菇,一級菇單價就高4塊錢一斤,你不及時打(摘掉)它(菌桿)就開傘出來它就變成三級菇,三級菇才是1塊錢一斤, 一級菇4塊錢一斤,三級菇1塊錢一斤,相當于4塊錢變成一塊錢。”
據了解,星進村食用菌種植項目將年投放菌棒447萬棒,年產鮮菇670萬斤,目前,*期已建大棚40個,共投入菌棒30萬棒,已投產香菇4000余斤。第二期已流轉土地220畝,已完成40個大棚主體框架建設。村民吳子慶由于工傷致使勞動能力減弱,食用菌產業發展起來后,他被安排到基地里務工,不僅每年能夠拿到土地流轉費,每天還能得到80元的勞務費。
大營鎮星進村村民吳子慶表示:“我覺得以后香菇對我們不能外出打工的人也是增加了不少的收入,*雖然80塊錢但是我們還可以看到家里面老人小孩,非常的方便,很感謝他們有很好的政策,對我們殘疾人來說既可以就業也可以照顧家里面。”
而實現家門口就業的不僅只有吳子慶,自星進村發展食用菊產業后,產業不僅覆蓋了全村,甚至包括了周邊村寨,這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
大營鎮星進村村民龍光春表示:“這個還是輕松,每天八小時,準時上班準時下班。以后想在這里學點技術自己搞幾個大棚自己種。”
除星進村外,大營鎮還在大營村、聯八村、大巖村、三合村建設食用菌大棚,將食用菌產業實行集中建設、集中生產,便于管理,還能夠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更好的讓農戶們參與進來,極大的提高了農戶生產積極性,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大營鎮星進村駐村*書記陳文靖說:“現在40個大棚大概帶動的是28個人左右務工,一年務工收入是25000塊錢以上,后續250個標準大棚建設好以后,*的務工人數將近是300個人,然后利益聯結我們是七個大棚聯結一戶貧困戶,一戶貧困戶收入在25000塊錢以上,所以我們這個帶動貧困戶脫貧大概就是七八十戶貧困戶脫貧都是沒有問題的。”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