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記者從重慶市農科院了解到,重慶的葡萄種植面積目前已達到17萬余畝,葡萄年產量也早已達到了18萬余噸。如果按照平均10元一斤計算,全市葡萄年產值如今已在36億元以上。
然而,重慶的葡萄產業卻并非“看上去那么美”——沒有形成品牌的葡萄愁銷路,且葡萄產業鏈過短。重慶葡萄應該如何走出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呢?記者日前就此展開了采訪調查。
市場需求猛增葡萄銷售進入旺季
“巨峰葡萄5.8元/斤,特級巨峰9.8元/斤,夏黑葡萄12.8元/斤,美國紅提15.8元/斤……”7月18日上午,記者在渝北區寶圣大道佰佳水果店中看到,五六種價格不一的葡萄占據了店門口*的銷售位置。“前幾天李子和桃子還比較多,現在葡萄和西瓜*多,賣得也*快。”佰佳水果店老板胡云潔介紹,*近每種葡萄的銷量都很好。
佰佳水果店不遠,就是百果園巴山夜雨分店。“7月12日到7月19日,我們線上有團購活動,登錄百果園APP或微信小程序,B級巨峰葡萄首斤只要0.99元,超出1斤的按門店會員價5.99元/斤補價。”銷售員張清告訴記者,僅從微信小程序端數據來看,截至7月18日15:00,各百果園連鎖店已成團11905件巨峰。張清表示,在活動期間,他們分店每天各種葡萄的銷售額能達到5000元左右。
不僅是上述兩家水果店,記者走訪主城多家超市和水果店了解到,目前各類葡萄的銷量猛增,其中銷量*的品種是巨峰、紅地球(紅提)、綠提。
種植盲目跟風 競爭激烈大量葡萄園愁銷路
相對于火爆的葡萄銷售市場,重慶的葡萄種植園卻是“冰火兩重天”——品牌葡萄園的葡萄早早賣光,而更多的葡萄園卻為銷路發愁。璧山葡萄協會秘書長劉聰告訴記者,近年來,僅璧山當地的葡萄園種植面積就以每年10%~15%的速度遞增,種植戶盲目地跟風活動令人擔憂,對市場造成了極大競爭。
品牌葡萄,游客采摘銷售火爆
7月17日,記者聯系上吳小平葡萄迎龍基地,得到的答復是葡萄都到了末期,沒有多少葡萄可以采摘了,只剩少量的葡萄了。
記者調查發現,重慶比較有名的品牌葡萄園,如向葡萄、蔣老幺葡萄、普豐葡萄等果園,都已經到了采摘葡萄的末期,葡萄所剩不多了。這些葡萄園出產的葡萄,游客入園采摘價格通常在20~40元一斤。而老牌的吳小平葡萄園出產的葡萄售價更高,草碳、玫瑰香、陽光玫瑰、夏黑、巨峰等品種,游客入園采摘價格達到了30~60元每斤不等。
缺少品牌,種植戶愁銷路
并非每一個葡萄園都能像“吳小平葡萄”與“向葡萄”那樣不愁銷量,與“向葡萄”同在九龍坡西彭的近然莊園便為吸引游客采摘葡萄絞盡了腦汁。
“相比他們,我們只是沒有做那么多的宣傳,知道的人少。”園主馮光秀介紹說,近然莊園本是一家提供聚會、休憩、餐飲的娛樂場所,前些年采摘葡萄很賺錢,就做起了葡萄采摘生意,同時提供燒烤、垂釣等農家樂服務。
“西彭每個村都有幾百畝葡萄園,大家都想發展生態旅游、吸引游客采摘,在品牌上沒優勢的就只能打價格戰了。”馮光秀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近然莊園今年的巨峰葡萄游客采摘價格分6元/斤和8元/斤,夏黑葡萄也只要15元/斤,比向葡萄便宜了不少。“葡萄嬌貴得很,這幾天太陽有點毒,曬蔫了就不好賣了,要是下場雨更是全泡湯了。”她表示,打算繼續降價,夏黑葡萄一斤只賣13元。
日前,家住沙區雙碑的市民劉軍帶著一家人,去璧山某果園采摘葡萄。“我們去的這個果園名氣小,價格比較便宜,采摘價4元一斤,稍微好一點的葡萄,比如玫瑰香一類的,則賣10元一斤。”劉軍說,這個果園種植了100多畝葡萄,但是銷售得不太好,還有三分之一沒有銷售完。
璧山這家果園老板程某坦言,自己的葡萄有巨峰、巨玫瑰、金手指等品種,但是果園不是很有名,銷售不太好。“我們葡萄的銷售價格一般前期價格高,中期適當,后期賤賣,以達到收支的平衡。”他說,自己的100多畝葡萄每年能賺10多萬元,但是和叫得上號的品牌葡萄園相比,賺得很少。
葡萄多了,靠低價攬客
和程某一樣遇到銷售難題的還有渝北區某葡萄園的老板唐某。
“我一家人種植了80多畝葡萄,叫得響的葡萄園銷售的葡萄價格高、銷售好,像我這樣不是很有名的葡萄園,采摘價比叫得響的葡萄園每斤低5至10元。”唐某說,現在他身邊種植葡萄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低,“葡萄多了,買的人沒有增加,只有靠低價攬客。”目前,他還有10多畝葡萄沒有銷售完。種植的葡萄有人來采摘,還是比較好的結局,如果種植的葡萄無人問津就只有關門了。
2016年,市民黃偉和朋友在璧山承包了100多畝地種葡萄。“前前后后投資了200多萬元,結果一分錢沒有賺到,還倒虧了十多萬。”黃偉說,2017年因營銷不到位,又是*年產葡萄,知道的人少,到現場采摘的人不多,水果批發商來看了也沒有信心,*終近3萬kg葡萄爛在地里。今年再次失敗,一個月銷售不達2.5萬kg,還有7.5萬kg沒有銷售出去。“我們已經決定退出葡萄種植,做其他產業了。”
現狀種植面積17萬余畝高端市場占有率低
據市農委農技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重慶葡萄以采摘直銷為主,重慶的葡萄園主要分布在渝北玉峰山、璧山正興、大足鐵山,以及合川、南川、長壽等區縣,主要品種有巨峰、巨玫瑰、玫瑰香、夏黑、陽光玫瑰、金手指等優良品種,培育了吳小平葡萄、向權葡萄、鄭清葡萄等一大批優質葡萄品牌。
重慶市農科院果樹研究所葡萄課題組負責人接受重慶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重慶葡萄的種植面積有17萬余畝,葡萄年產量18萬噸左右。如果按照平均10元一斤計算,全市葡萄年產值如今已在36億元以上。
“很多葡萄種植戶為了提高畝產量,增加種植密度,雖然產量上去了,品質卻跟不上。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土壤、樹體負擔過重,帶來一系列問題。”該負責人介紹,這導致我市出產的精品葡萄較少,高端市場占有率低,難以形成自己的品牌。所以重慶葡萄的知名品牌很少,在全國都沒有幾家叫得響。因此,重慶的葡萄整體品質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借鑒知名葡萄園重質不重量
記者采訪了解到,重慶有名的吳小平葡萄和向葡萄等品牌葡萄園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重質量不重數量。
向葡萄創始人向權告訴記者,他們會定期修剪未成熟葡萄和葡萄葉子,因為重慶不像云南光照充足,必須嚴格控制葡萄的產量,才能保證每顆葡萄都能曬到太陽,吸收到足夠的養分,從而給葡萄的質量提供保障,所以向葡萄的每畝葡萄產量只有一般果園產量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并且在向葡萄,每串葡萄的數量被*到個位數,每粒葡萄不僅要保證大小均勻還要保證甜度。
吳小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走葡萄精品化道路一直是吳小平葡萄堅持的方向。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他希望自己的葡萄能夠與重慶本土其他葡萄在品質上拉開差距,從而占領高端市場,真正從重慶葡萄業日趨白熱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他常年將葡萄的畝產控制在1200斤,比一般的葡萄園畝產量少了40%。吳小平說,控制產量是保證品質的重要原因。
建議引進科學種植方式 提高品質
市農科院果樹研究所葡萄課題組負責人告訴重慶商報記者,重慶的葡萄因品質整體不高,銷售受外地品質高的葡萄沖擊,大多數葡萄種植園銷售不理想。如果再增加種植面積和產量,就有可能因市場“殺價”傷果農。該負責人認為,重慶的葡萄園應該學習引進科學的種植方式提高現有葡萄的品質,才能增強競爭力。
沒有深加工企業 葡萄產業鏈該如何拉長
重慶的葡萄園越開越多,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卻沒有形成一家葡萄深加工企業。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一情況的出現?記者進行深入探尋了解到,因氣候等因素,導致了重慶葡萄產業鏈過短。
葡萄酒需求巨大 本地卻無深加工企業
“我們那邊出產的葡萄還會做成葡萄干、葡萄酒、葡萄汁、葡萄醋、葡萄醬等許多產品。”新疆的古麗孜巴來重慶讀大學已經兩年了,她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嘗試各地出產的葡萄和相關的加工產品,但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重慶有知名的葡萄酒或葡萄汁工廠。
與重慶葡萄深加工產業不足相對照的是日益增加的葡萄酒需求量——根據京東數據研究所、蘇寧超市和天貓淘寶三大平臺發布的2017酒類消費數據顯示,重慶是繼浙江之后第二大進口葡萄酒消費能力和意愿較強的地區。
始終靠出售鮮果這一條路子,不僅產業附加值差,而且也無法保證豐年果實的銷售。那么,是商家沒有發現重慶本地葡萄深加工的商機嗎?并非如此。
事實上,早在2012年,重慶首屆紅酒文化節上便有一款本地葡萄酒亮相。當時,該葡萄酒釀造商介紹,經過多年的考察和研究,他們在武陵山區研發了一種野生釀酒用刺葡萄,并確定彭水巖東為刺葡萄大面積種植基地,他們將引進先進的葡萄酒灌裝線,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全產業鏈運作。
然而,直至昨日,記者在淘寶等其他電商平臺上都未搜索到這款葡萄酒的售賣信息。
氣候不宜、種植分散影響深加工
重慶市農科院果樹研究所葡萄課題組負責人告訴重慶商報記者,重慶氣候多雨多霧,日照時間少,不像新疆,日照時間長,陽光充足,葡萄含糖高達20%-24%。所以重慶大多數地區不適合專門用于釀酒的葡萄生長。而重慶本地產葡萄的糖分和酸度都達不到釀制葡萄酒的標準。
“釀酒葡萄皮厚籽大,果粒小且糖分高,出汁率在70%以上,含糖量與含酸量的比在20:1左右(含糖量可以達到200g/L,含酸量6~9g/L),含有豐富的單寧、色素等酚類物質,口感酸澀、不宜食用。而我們平時看到的鮮食葡萄都是改良過的,皮薄汁多果粒大,肉質緊密,含糖量不高,但含酸量更低,吃起來會覺得很甜。”這名負責人解釋說,用食用葡萄釀酒需要加糖發酵,但這樣得到的“葡萄酒”也只能稱為葡萄汁發酵飲料。
除了自然環境不宜釀酒葡萄的生長以外,種植分散也是影響重慶葡萄產業鏈條化的重要因素。重慶各地的葡萄種植者多為家庭散戶,每家的葡萄種植面積僅幾畝幾十畝,*多不過上百畝左右。對于工廠企業來說,這不僅大大提高了收購和運輸的成本,也很難保證個體葡萄的品質。
出路深加工非*出路規模化品牌化也能拉長產業鏈
重慶工商大學產業研究院駱奇東教授表示,一條產業鏈的形成有多種因素,如忠縣柑橘,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雖然重慶的葡萄產業因氣候環境因素無法進行深加工開發,但駱奇東教授表示,重慶可以借鑒饒陽、賓川等葡萄產業先進的經驗,通過政府主導,讓重慶的葡萄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拉長產業鏈。
據了解,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地處北緯38°24’的葡萄生產黃金帶,降水量、無霜期及溫差都適宜葡萄生產,種植的饒陽葡萄早在2000年前就有葡萄栽培的記載。饒陽葡萄現已成為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12萬畝,年產優質鮮食葡萄2.6億公斤,是全國*的葡萄生產基地之一。
饒陽葡萄產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饒陽把發展智慧農業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切入點,十多家龍頭企業率先建起“智慧農業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實現了農產品的全程溯源、智能監控、標準化管理和電商銷售。隨著新型實用技術的推廣,饒陽農業正逐步實現集約高效生產,饒陽葡萄也實現了由賣產品到賣品牌的轉變。
云南大理賓川素有“中國葡萄之鄉”的美譽,葡萄種植面積已達18.48萬畝,年產量41.2萬噸,年產值30.58億元,“賓川紅提葡萄”也已成功注冊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賓川縣農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賓川對葡萄產業的發展很重視,政府支持引導企業做好商標注冊,定期舉辦“葡萄文化旅游節”,提升賓川葡萄的知名度,通過調整種植結構,科技興農和安全管理,賓川早熟鮮食葡萄呈現出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產業化經營格局,葡萄產業成為賓川“種植規模*,產業鏈條*長,利益聯結*緊,農民增收*快”的支柱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