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銀監會的數據顯示,從2007年出現首批3家村鎮銀行到2017年末,村鎮銀行10年間增至1601家,成為我國多層次農村金融體系中的生力軍。正是在此期間,作為國內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豁然入列,與新加坡淡馬錫下屬的富登金控合作成立中銀富登村鎮銀行(以下簡稱中銀富登),并從2011年開始批量成立縣域機構(法人行)。
作為既是國有控股,又有外資加盟的村鎮銀行新軍,如何入鄉隨俗扎下根去、得到認可?說千道萬*終要靠行動和實績證明。近日,記者前往中銀富登在湖北潛江市組建的縣域機構采訪,所見所聞感到答案就在其中。
潛江現在有多出名,你只需去問小龍蝦。作為湖北為數不多的省轄縣級市,其小龍蝦(稻蝦共作)養殖面積達到65萬畝,綜合產值去年突破230億元占據全市農業產值一半以上,加工出口額占到全國60%。近幾年,小龍蝦產業不僅關聯了全市10萬從業之眾,更深度鏈接了能夠與之發生經濟關系的所有區塊,一路壯大成為潛江農業經濟的支柱。
中銀富登在潛江的出現,恰與供求兩旺的小龍蝦產業如期相逢親密聯手,不僅填補了當地村鎮銀行的空白,而且大展所長就地生根,迅速成為小龍蝦產業鏈上眾多農戶和小微業主的“金融知己”。
支農務農只愛小
7月10日一早,來到被稱為潛江小龍蝦養殖*人陳居茂的養殖基地時,正趕上老陳指揮工人們分揀凌晨捕獲的1000多斤小龍蝦。他家的小龍蝦個頭明顯肥大,每當一筐蝦倒進分揀篩,刷刷啦啦的蝦爬聲頓時就會響作一片。“我自己培育的麻殼蝦都是直供知名餐館,外邊市場買不到。今天的蝦出水價是34元/斤。”*進賬三四萬,難怪老陳那么開心。
但2015年的這個月份,老陳正愁得頭疼。那時,獨自摸索過了小龍蝦養殖技術關的老陳,28畝塘養小龍蝦賣了57萬元。正當他雄心勃勃想乘勢擴大規模時,卻因為沒有貸款抵押物,卡在了30萬元資金缺口上,整天黑著臉見人沒好氣。老陳說,*他正在養蝦場門口為錢發愁,一個陌生小伙子躡進門來,很有禮貌地問他有沒有貸款需求。
“后來才知道小伙子叫趙雨華,當時他說的中銀富登村鎮銀行我也沒記住,只覺得名字一串挺長的。”見小伙子挺實在,老陳就把自己的難處說了。趙雨華說,他們銀行正好推出一個叫“蝦農貸”專門扶持養蝦的小微貸款產品,很適合老陳。幾天后,小趙就和鎮上支行的行長又來到老陳的養蝦場,詳細了解查看了老陳的養殖經營狀況,很快就為他辦妥了30萬元個人信用貸款手續。
拿到這30萬元“蝦農貸”,加上自有資金,第二年老陳把養蝦規模擴大到了813畝,賣完蝦一算賬,盈利500萬!老陳那叫一個樂。2017年他又從中銀富登貸了85萬,將蝦塘面積擴大到2000多畝。“以前缺錢四處求人沒著落,現在很多投資團隊找上門投資。今年不貸了,先穩一穩,把這里建成個小龍蝦養殖的科研、人才培養基地。”雖然暫時不貸款了,但老陳把掙的錢都存到了中銀富登,他說永遠不忘是誰在*難時候幫了自己。
在潛江,像老陳這樣因為缺乏有效抵押擔保、或者遭遇各種變故面臨資金困境求告無門,卻因為得到中銀富登“蝦農貸”“蝦商貸”“蝦企貸”等專項支持,三兩年就從困境走出、發展起來的普通農民、養蝦專業戶、經銷販運商、加工企業已有數千例。正如中銀富登管理總部負責人王曉明所言:“中銀富登成立以來堅持支農支小戰略定位,專注服務于縣域小微企業和三農客戶,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型銀行發展普惠金融之路。”
支農是永恒的宗旨,支小是鮮明的特色。記者從中銀富登了解到,從2011年組建*家村鎮銀行到今年5月,該行已有法人機構100家,在鄉鎮設立支行網點119家,在行政村設立助農服務站300家,存款余額近300億元,貸款余額超300億元;共服務客戶184萬戶,為21萬客戶提供貸款服務,戶均貸款約為22萬元。其中,涉農及小微貸款占全部貸款的90.29%,農戶貸款占全部貸款的41.56%。形成了覆蓋19個?。ㄊ校┛h域農村的金融服務網絡。
一心一意本土化
村鎮是農村基層的*后一公里,標定自己是村鎮銀行的金融機構,只有把這*后一公里作為產品的生產線、服務端,才能不負國家批準創辦村鎮銀行的戰略部署。為此,中銀富登提出了“國有控股,本土銀行”的經營理念。不論是在潛江還是其他地方,這種本土化的氛圍,已經成了識別中銀富登的特有標志。
伏暑時節,蝦塘旁稻田邊悶熱難耐,如果這時遠遠有人頭戴草帽、身穿橘紅T恤走來,鄉親們便知道那一定是中銀富登的人來了。“這是總行為我們確定的專用識別色,是根據農民喜歡鮮艷,也為了在鄉村巡回服務時容易識別訂制的。”潛江中銀富登董事長何本輝指著身上的T恤告訴記者。“不光這個,我們從成立之初到現在,招的員工一律來自本地,而且基本都是農家子弟。”行長陳春平接過話頭說,只招本地員工完全是為了有利于開展本土化的農村金融服務,“現在農村常年居住的多是中老年人,不是本地人你說話人家不懂,對方說話你又不懂,怎么開展好工作?”
這個做法,第二天在張金鎮支行得到了印證。這里的幾個客戶經理,有的以前做過大學生村官、有的在大城市干過裝修設計,所學專業也各自不同,但有一點卻很一致——全是本地人。見面開口喊聲大爺、阿姨是熟悉的鄉音,誰家有存貸需要,不用向導直接就能找上門去,“在農民眼里,我們就是鄰村鄰家的后生,不會因為陌生擔心生疑。”已經擁有一批穩定客戶、能夠帶徒弟的客戶經理陳友虎說。
本土化并非潛江支行獨有,實際上是中銀富登對旗下所有支行的統一要求,這種做法,對這家中期入列的村鎮銀行表現不俗起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6月底,中銀富登自設村鎮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72%,開業滿三年的56家自設村鎮銀行中,51家實現盈利,37家ROE超過10%。這足以說明,其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業務實現可持續發展。
管理服務重創新
設立村鎮銀行的一大目的,是有效解決農民就近便利享受金融服務的歷史難題。在這方面各家涉農機構都做了很多努力。中銀富登推出的一大舉措是,根據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在村組一級設立能夠辦理小額取款、轉賬、匯款以及貸款、咨詢業務的助農服務站。
“自從村里有了助農服務站,我取款、轉賬比到鎮上要少跑十幾公里,很是方便。”7月10日中午,在設在熊口鎮沱口村一家百貨超市的助農服務站,附近蔬菜種植基地的負責人陳洪知額頭的汗還沒下去,就順利取出了1000元現金。支行經理介紹說,助農站一般選在村組百貨超市等處設立,是因為這里村民來往方便,中銀富登只需安裝一臺POS機,聘請的代理業務員——超市店主即可為農民辦理日常金融需求,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銀行開在家門口。
從生產經營貸款到日常金融需求,中銀富登在業務管理、產品設計等方面,始終圍繞三農實際開展工作。“農民有什么需求,我們就設計什么金融產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中銀富登綜合管理部總經理王勇說。
這僅是近年來中銀富登在產品設計、風險內控、運營服務及科技體系等方面創新實踐的例證之一。記者同時了解到,在產品創新方面,考慮到小微企業和三農客戶一般缺乏合格抵押物,中銀富登特別推出11大類、58個子類的欣農貸系列產品,接受包括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產、大棚、魚塘、豬舍、雞舍等作為“準抵押物”。此外,還為客戶提供了靈活的還款方式、簡便的年審流程和差異化的定價。
在風險防控手段創新方面,中銀富登建立了適合三農特點的風控模式:掌握客戶“軟信息”,確保貸款用途真實性;重視借款人*還款來源,輕押品而重人品,輕報表而重現金流。與此同時,中銀富登還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堅守“不取客戶一針一線、不弄虛作假、不放棄任何提升自己和幫助別人的機會”三大鐵律,讓遵紀合規意識入腦入心。
在提升服務能力與效率方面,中銀富登順應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在實現ATM、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移動POS等渠道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快捷支付、移動發卡、二維碼等新興電子渠道,以低成本方式解決了農村金融服務的*后一公里問題。
談到中銀富登下一步發展,王曉明表示,進入新時代的中銀富登將以“建設新時代*村鎮銀行”為戰略目標,繼續做大做強,踐行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主要包括:實現村鎮銀行業務數字化升級。通過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線上渠道建設和線下移動終端的使用,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O2O業務模式;進一步探索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打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的純線上業務模式;籌建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實現中銀富登籌備組法人實體落地。之后,擇機引入戰略投資者,進一步拓寬村鎮銀行資金來源,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