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衡水市桃城區鄧莊鎮許莊村的葡萄種植基地,見到果農們正忙碌著給葡萄修剪枝葉。
“拱棚葡萄7月份已經賣完了,一個月后,這些陸地葡萄就能采摘了。”種植大戶許金哲指著一眼望不到邊的一架架、一串串泛著誘人光澤、長勢喜人的葡萄,對著記者喜笑顏開、滔滔不絕,“以前我們種植小麥、玉米,收入只有1000多元,現在種植葡萄,翻了將近10倍。很多家通過葡萄種植改善了生活質量,買了新車,蓋了新樓。”
“如今,村民收入隨著一茬茬葡萄的采收而節節拔高,日子越過越好。”村支書許永菊向記者介紹,目前該村的葡萄種植面積已經有85畝,還建有20多棟溫室大棚,實現了錯時種植、分季銷售,畝產量可達6000多斤,每畝收入1萬元左右。
一架架葡萄寄托了果農們致富的夢想。雖然葡萄還不到采摘的時候,但是這里的果農已經甜在了心頭。他們告訴記者,在鎮領導支持下,村里成立了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多次帶他們到饒陽等地參觀考察葡萄種植技術,請河北農大教授等專家進行培訓指導,還提供農資供應和銷售服務。這里的葡萄主要有騰仁、小無核、玫瑰紅、維多利亞四個當家品種,憑借著色澤紅、口感好、質量優,廣受本地和石家莊、北京,內蒙古、云南等地客商的青睞,銷售市場已經拓展到全國各地。
據了解,鄧莊鎮葡萄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1500畝,此外,該鎮還大力推動了收益較高、品質優越、優勢突出的山楂樹、核桃等特色種植產業規模發展,讓特色種植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產業。
鄧莊鎮主管農委副職楊世勇激動的說:“我們鄧莊鎮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幫助農民致富為目標,依托生態農業資源優勢,瞄準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高了農民收入,增強了農村發展活力。現在我們信心滿滿,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鄧莊農產品將會走進國際高端市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