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發生以來,中國進口大豆成本持續攀升,推動國內豆粕價格大幅上漲,豆粕與雜粕價差擴大,雜粕使用價值回升。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多集中在一季度和四季度,市場擔憂屆時國內豆粕供應或存在缺口,但目前國內雜粕替代技術成熟,增加雜粕進口,有望降低豆粕供應存在缺口的影響。此外,飼料產品售價一般都會根據原料價格的變化而及時調整,豆粕上漲對飼料行業影響也將有限。
1、對美進口大豆加征關稅 中國進口大豆成本持續攀升
7月6日,中國正式對美國大豆加征25%進口關稅,加征關稅美國大豆進口成本每噸增加700元至800元,較巴西大豆高300元左右,美國大豆失去競爭優勢,中國大豆進口轉向巴西、阿根廷、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間接抬升全球大豆價格。目前美國大豆到港完稅價格在3765元/噸,同比上漲19.5%,巴西大豆到港完稅價格在3456元/噸,同比上漲9.7%。
2、四季度國內豆粕供應或存在缺口
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多集中在一季度和四季度,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3285萬噸,占國內大豆供應量的30%。7月6日對美進口大豆開征關稅,市場預計四季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將明顯下降,屆時國內蛋白原料供應或存在缺口。市場預計8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在850萬噸,9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在880萬噸,10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在730萬噸,11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在630萬噸。
3、增加雜粕進口 有望降低豆粕供應存在缺口的影響
飼料中的蛋白原料不僅只靠豆粕,也可來自其他雜粕,如菜籽粕、棉粕、葵仁粕、棕櫚仁粕等。2015年-2017年期間,全球大豆連續豐產,豆粕價格大幅下跌,豆粕與雜粕價差持續縮窄,飼料企業紛紛下調雜粕添加比例,上調豆粕使用比例。隨著今年貿易戰推動國內豆粕價格持續攀升,豆粕與雜粕價差大幅擴大,雜粕使用價值回升,用雜粕替代豆粕將變得經濟可行,部分飼料企業開始上調雜粕添加比例,降低豆粕添加比例。2018年上半年,豆粕飼用消費量同比下降0.42%,添加比例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針對雜粕能否替代豆粕,技術上是否可行?近期飼料行業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對此也有回應投資者提問,其中:
新希望回應稱,雜粕替代豆粕多年以來一直都是飼料配方技術里的常規操作,并不是什么由于貿易戰才出現的新鮮問題。對雜粕的蛋白質和有效氨基酸含量,行業里都有多年的分析評價基礎,抗營養因子過高的問題也都有非常成熟的技術工藝來解決,生產設備也不需要什么升級改造。
天邦股份回應稱,公司有使用雜粕替代的技術儲備;公司現有的膨化處理工藝及生物發酵工藝可降解抗營養因子和提高蛋白質量,改善消化率。
傲農生物回應稱,飼料中是否使用雜粕,取決于產品品質定位、原料品質和價格。設備是否升級和改造也主要取決于原料的特點而定。公司未來會根據原料價格和品質的變化視情況而定是否使用雜粕。
4、豆粕上漲對飼料行業影響有限
玉米、豆粕、魚粉是畜禽飼料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三種主要原料合計占飼料生產成本60%-70%,且飼料行業的毛利率普遍較低,玉米、豆粕、魚粉等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化對飼料企業效益影響較大。
針對原料價格波動對公司有何影響,公司將采取哪些措施?近期飼料行業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對此也有回應投資者提問,其中:
新希望表示,由于飼料行業通常是采用成本加成的定價辦法,所以原料成本漲跌,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通過飼料價格漲跌傳遞下去。所以大豆價格波動對于飼料行業來說總體是一種中性因素。但對于下游的養殖行業,公司指出,其產品價格更直接地與消費市場的供求關系有關,所以難以通過飼料行業相似的成本加成定價,把成本漲跌傳遞下去。所以對于養殖行業來說,大豆價格漲,那就是成本升高,屬于利空;大豆價格跌,那就是成本降低,屬于利好。
海大集團表示,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是對整個飼料行業、養殖行業產生影響,對行業內各公司之間的相對競爭優勢影響不大。公司會根據原材料的行情,并結合公司飼料產品生產用量,制定相應的原料采購策略,同時公司在期貨套保上會進行適當的風險把握。
傲農生物表示,豆粕是飼料的主要原料之一,依飼料產品的不同使用比例不一。大豆價格上升,是會影響到產品成本的,但飼料行業的產品售價一般都會根據原料價格的變化而及時調整。總體來說,如果原料價格上漲的話,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產品毛利,主要體現在價格變化的及時性方面,但不至于會嚴重壓縮產品盈利。公司一直密切關注原料行情的變化,加強成本與價格聯動管理,以盡可能降低原料價格波動的影響。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