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生態道德教育,是加強鄉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需要。農村學校生態道德教育應著眼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為美麗鄉村建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目標,著力挖掘其教育價值,通過搞好生態道德知識教育、體驗教育和養成教育,讓學生在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實踐中收獲知識、增進情感、拓展視野、提升能力,養成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思想覺悟和道德習慣。
提高學生生態素養
學校教育是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知識教育則是學生獲取生態科學知識、增強生態環保素養、提高生態道德觀念的重要渠道。在生態道德教育中,農村學校應突出知識教育,引導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實踐認知能力。
具備一定條件的農村學校,可利用現有的資源,強化辦學特色,開發具有自身特點的生態道德教育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選擇。不具備條件的農村學校,可在執行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教學手段,挖掘教材內涵,拓展教材外延,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圍繞生態平衡、珍惜資源、保護環境三個方面,突出生態道德意識、生態道德行為、生態道德規范、生態環境保護等教育內容,向學生講授生態環境知識、資源利用知識、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以及生態道德行為規范等。還應看到,在鄉村學校各科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等方面的內容。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加強各科之間的相互融合和貫通,尋找滲透點,擴大滲透面,使生態道德教育在各學科的交融互動中閃爍創造、智慧的光芒。
對鄉村學校生態道德教育來講,實踐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組織興趣小組: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生態環境科普讀物、講述身邊環保故事、撰寫生態環保感想、參與生態環保公益活動、學唱環保歌曲等。(2)舉辦參觀講座: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生態教育,使學生擴大知識領域,增強環保意識,激發環保熱情。(3)開展主題活動:利用環境日、植樹節、愛鳥周等生態環境紀念節日,通過征文、朗誦、繪畫、游戲等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和學習。(4)開展環保志愿活動:組織學生自愿參加綠化、凈化、美化校園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公德意識和服務能力,養成自覺的行為習慣。
拓展學生生態視野
鄉村*的優勢和寶貴的財富是良好的生態環境,這為農村學校生態道德教育提供了生動、絢麗、多彩的教學資源。農村學生一般生長在農村,家庭與學校就處于青山、碧水、田園、草地、湖泊等自然環境之中,家鄉的綠色生態底蘊始終縈繞在他們的心間,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就是保護自己”有切身體會和共鳴。獨特的自然環境就是一個天然的大課堂。鄉村學校應積極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引導和組織學生接近自然、接近田間、接近綠色,開展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生態道德體驗教育,培養學生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理念,增強生態意識,提高生態素質,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體驗中成長。
要引導學生體驗環保創意。以“保護環境,變廢為寶”為主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并且力所能及的方式,利用日常生活中多見的包裝紙、廢塑料等可再利用的“廢棄物”,改造出有一定實用價值的環保創意用品,使學生從生活的細微之處提高環保意識、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要引導學生體驗角色扮演。鄉村學校可在校內或村落邊,開辟一方校園小農場,讓學生充當“農場主”,親自種植蔬菜和瓜果。從選種、播種,到澆水、鋤草,再到防病蟲害,直至收獲果實。這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大自然,也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培育學生生態自覺
開展農村學校生態道德教育,*終目的是促使學生增強生態道德意識,提升生態道德素質,養成生態道德行為,形成生態道德自覺。這個過程中,應抓好三點:
一是要注重學生自我教育。要多手段激發學生促進生態文明的積極性、自覺性,培育其自我認識、監督和評價能力。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小學階段可以“走進自然,熱愛自然”為主題開展活動,引導學生在欣賞自然之美的同時,了解生態基本知識,認識不適當行為對自然造成的危害;初中階段可以“愛護資源,保護生態”“生態道德,你我同行”等主題開展活動,引導學生厲行節約自然資源、認識對資源的過度開發造成的危害、形成良好的生態道德認知和道德文明習慣;高中階段可以“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家園”“保護生態環境,推動持續發展”等主題開展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生態環保面臨的突出問題,養成愛護生態環境的行為習慣。
二是要注重學生行為教育。青少年時期塑造的思想價值觀念以及形成的道德行為習慣,會對其一生產生深遠影響。要引導和培育農村學生樹立生態道德觀念,養成生態道德行為,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保護自然、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的良好道德習慣。
三是要注重學生家庭教育。鄉村學校應引導學生家庭營造生態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圍,形成崇尚簡約純樸的生活風尚,推動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生態環保的方向轉變,使農村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樹立生態道德意識,培養生態道德品質,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