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昆明稻田養魚超萬畝 增收1644萬元(圖)
昆明稻田養魚超萬畝 增收1644萬元(圖)
農業網   時間:2018/9/6 11:06:00  來源:昆明日報  閱讀數:392

  9月秋日漸涼,昆明各地都開始喜迎稻花魚豐收。昆明市計劃項目實施面積11993畝,現已全部落實完成。據測產,2017年全市稻田養魚田塊糧食平均產量583.13公斤,畝均增加綜合收益達2073.3元,項目帶動共增收1644萬元。

  割稻摸魚 游人享受豐收喜悅

  萬畝高寒草山連綿起伏,千傾良田稻麥飄香田濤似錦。日前,伴著今年新米豐收的清香,楊天偉一家趕往尋甸縣第二屆摸魚節的現場。楊天偉和女兒兩人撥開稻穗,收割捆扎;從泥水里捧出一尾尾活蹦亂跳的稻花魚,再小心翼翼地放到桶里。經過全家人集體協作,他們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稻花魚被捕捉上岸,不一會兒就會被做成甜美鮮嫩的鯽魚湯。品鮮美的稻花魚,吃今年的新鮮稻米,享受農家豐收的喜悅,這對于游人很有意義。

  像尋甸這樣舉辦摸魚節,享受秋收喜悅的同時,慶祝稻花魚豐產,在昆明早已不是新鮮事。尋甸、祿勸、富民等地稻魚綜合種養項目均已按期落實,全市11993畝稻魚綜合種養項目即將迎來豐收。

  昆明市漁政執法局局長李德運介紹,根據實際測產,2017年全市稻田養魚田塊糧食平均產量583.13公斤,每畝魚產量37公斤。除個別災情嚴重的地區絕收減產以外,其余區域基本保持產量穩定。去年全市稻田養魚項目共6900畝,畝均增加綜合收益達2073.3元,總計帶動增收1644萬元。

  稻田養魚 每畝凈賺逾2000元

  喜看稻菽千重浪,富民麥場魚米香。 8月的一個大早,伴著稻米的清香,富民縣麥場村村民張劍華與丈夫一同走進自家的稻田,開始捕撈稻花魚,臉上帶著豐收的喜悅。記者跟著張劍華沿著崎嶇的田路走入稻田,一眼望去,即將成熟的稻谷彎下了腰,不時還能見到水渠里有魚兒游過。據介紹,在插秧前,農戶就在農田里施足農家肥,將魚養在稻田里,吃雜草、浮游生物,等到秧苗長穗揚花后,魚以稻花為食。魚兒在田間游動能加快有機物分解,改善稻田土質,增加田塊肥力,產出的大米生態無公害,到秋天還能收獲美味的谷花魚。

  張劍華家共有4畝水田,她給記者算了筆賬,每畝地可以產出40多公斤魚,今年能賣2400元。魚苗是政府補貼,每畝稻田養魚的成本不超過100元,可以凈賺2000元以上。

  百戶農家 糧袋子錢夾子都鼓了

  稻魚共養不是張劍華一家的專利。今年,麥場村擁有水田的農戶全部加入了谷花魚養殖,規模達到了110戶。谷花魚放養魚苗4.7噸,產出谷花魚11.7 噸,按照市場價每公斤 60 元計算,產值70.2萬元,比去年增收 0.6 萬元,村集體實現純收入3 萬余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的轉變。

  據了解,2017年,麥場村成功建成了100畝高質量高規格的谷花魚養殖示范基地,實現了農田旱能澆、澇能排,養殖戶利益不受損的目標。2017年合作社*對農戶稻田進行水體流轉嘗試,按照每畝500元的標準租用農戶水田水域進行谷花魚養殖,魚苗由合作社統一養殖管理,水稻由農戶個人種植,農戶一方面有了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又免去了日常田間管理,實現了雙贏。

  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稻魚綜合種養順應了時代要求,既為漁業發展、漁民增收、三產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開了新的空間,也為解決當前“三農”突出問題找到了一條有效的途徑,發展稻魚綜合種養既能保障“米袋子”不減量,還能穩產增收,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終保障農民的“糧袋子”和“錢夾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zgy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