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農業廳給我們發展了這個蔬菜種植,我種了一畝土豆,種子是免費提供的,包括地膜、農資,還有機械耕作費都是合作社給我承擔的。眼下土豆豐收了,省農業廳還給我們幫忙銷售,真是給我們辦實事??!我自己一畝地只掏了200塊錢,光賣土豆我家增加了900元收入,再加上我在合作社打了10天工,還掙了1200元,加起來就多收入了近2000元,今年說啥也能脫貧了!”貧困戶張高平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激動地說。
眼下,正是土豆大量上市的季節,陜西省農業廳機關灶及早來到宜君縣東湖村幫助縣農惠果蔬專業合作社收購土豆2965斤,每斤1.2元,銷售金額3234元,這下讓東湖村貧困戶足不出村就增加了收入,切實做到了情系三農、幫貧解困。
據悉,宜君縣彭鎮東湖村全村3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289戶。有貧困戶66戶210人,屬2018年脫貧摘帽退出貧困村之一。針對今年晚霜凍災,省農業廳及時指導縣農業局,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聯系榆林農科院免費提供土豆種子6000斤,在東湖村建設68畝瓜菜產業脫貧基地,由宜君縣農惠果蔬專業合作社具體實施,覆蓋57戶貧困戶。該基地由合作社以每畝500元的承包金流轉土地68畝,成立瓜菜產業脫貧示范基地,種植土豆、蓮花白、辣椒等蔬菜,由合作社統一提供機械耕作、籽種、苗木、肥料補助和技術服務。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以每畝200元的金額發包給貧困戶,所得經濟收入歸貧困戶自己所有;對無勞力的貧困戶,由合作社統一代管,以每天120元的工價雇傭貧困勞力進行生產耕作,待銷售后進行經濟效益分紅。
省農業廳這一堪比“及時雨”的服務,優化了東湖村產業結構,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培養了群眾自助增收的積極性,有效激發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動力和信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