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白銀市會寧縣新莊鎮泉坪村雜糧種植基地,大片的谷子迎風擺動,飽滿的谷穗俯首低垂,看今年這個長勢,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
“今年種了26畝良谷,由于雨水合節,長勢也比較好,聽村里七八十歲的老人說,沒見過今年這么好的良谷。”泉坪村蔡灣組村民武彥高興地說。
今年,新莊鎮按照“守住一頭子、多做幾樣子”的產業發展思路,結合脫貧攻堅實施計劃,調整產業種植結構,優化特色產業,采取“農戶+合作社+企業”的種植模式,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創新農村經營體制,促進農業科技進步,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徑,圍繞合作社的創建發展,以小雜糧產業為依托,“抱團”發展特色雜糧種植,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我們在泉坪村蔡灣組示范種植小雜糧1500畝,輻射帶動農戶75戶,其中貧困戶65戶,按照這個長勢,畝產將達到500斤至600斤,按農戶跟合作社收購協議算,預計畝產收入在1500元到1800元之間。”新莊鎮副鎮長趙秉鴻介紹說。
會寧的旱山塬氣候為發展特色雜糧種植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且種植小雜糧歷史悠久,品種優良,良谷富含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極高,既是傳統口糧,又是現代保健品。
“會寧縣要大力實施有機旱作農業和雜糧振興等工程,在深化合作、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方面尋求突破,力爭將會寧雜糧做大做強,打造成甘肅甚至全國有名的雜糧有機產品生產基地。”日前,甘肅雜糧體系首席專家、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孫萬倉在會寧考察雜糧種植技術時說。
近年來,會寧縣充分利用土壤、水源、氣候無污染、無殘留的資源優勢及“中國小雜糧之鄉”的品牌優勢,引進推廣雜糧無公害、綠色生產等10多項先進實用技術,建立以蕎麥、糜谷、豌扁豆、莜麥為主的小雜糧生產基地。
“我們致力推廣有機雜糧種植理念,以科學種植為抓手,以特色農業為突破,輻射帶動全縣群眾雜糧種植向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現代化方向蓬勃發展。同時,主動對接商場超市、農產品銷售門店,并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以此解決農戶‘種得好、賣不了’的后顧之憂。”該縣農牧局負責人說。
據介紹,今后,會寧縣將在引進新品種、新技術解決種植產量效益問題的同時,向農業+旅游、互聯網+農業、新零售、托管代管等新業態、新模式大踏步邁進,形成小雜糧種植、加工、品牌建設、銷售全產業鏈發展的良好態勢,使會寧小雜糧產業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支撐力量越來越強,讓小雜糧真正成為會寧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引擎,真正成為一項脫貧富民的大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