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青杠坡鎮隴水村食用菌種植技術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在基地正忙著采摘成熟的黑木耳。
據了解,隴水村食用菌種植技術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當地通過流轉農戶土地500畝,建設年產200萬棒黑木耳、香菇食用菌生產能力的標準化食用菌基地。
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每天能吸納60余名農戶務工,年產值在80萬元以上。
該產業可帶動隴水村132戶553人貧困戶脫貧,為425戶1850名群眾年增收近2000元。
在隴水村的帶動下,周邊的茶溪村、沙壩場村、田莊村以“飛地經濟”模式,將周邊三個村納入食用菌產業中來。以隴水村食用菌標準化建設基地為示范基地,4個村共同發展食用菌。
截至目前,隴水村已牽頭發展食用菌65萬棒,其中茶溪、田莊、沙壩場3個村各15萬棒。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