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的食用菌扶貧產業園于今年8月開始建設,目前進展順利。
據介紹,食用菌扶貧產業園是惠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的一部分,該產業園將建設高標準食用菌大棚300個,以生產香菇、白靈菇、羊肚菌、赤松茸、秀珍菇等食用菌品種為主,采取“產業園+貧困戶”的“533”扶貧模式運營:“5”是指食用菌產業發展的5個關鍵環節,即政府主導、企業帶動、資金支持、合作經營、按期分紅;*個“3”是指3種幫扶方式,一是既無勞動力也無經營能力的貧困戶,按期分紅;二是有勞動力無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優先參與產業園勞動,實現勞動工資加按期分紅;三是有勞動力、有經營能力的貧困戶按優惠價承包大棚,自主經營,收入歸貧困戶所有;第二個“3”是指3個扶貧“零”特點,即貧困戶實現零距離就業、零風險經營、零投入分紅。預計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后,可使全縣兩萬多名貧困人口受益。
食用菌產業是惠民縣重點培植的農業主導產業之一,也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高效特色產業。據統計,2017年惠民縣食用菌投料量15.3萬噸,栽培面積950萬平方米,產鮮菇16.5萬噸,產值15.1億元。惠民縣食用菌產量占全市食用菌產量的40%左右,形成了企業(合作社)生產菌棒,菇農種植,企業(合作社)收購進行精深加工的鏈條式產業化體系。惠民縣現有菌棒生產企業(合作社)9家,其中年生產180萬支以上菌棒的5家,帶領周邊菇農20多萬人致富;從事食用菌鮮品收購的單位80多家,其中大型收購加工企業6家。食用菌生產基地逐步形成一整套標準化生產模式。惠民縣“世康”“益健”和“淄翠”牌香菇先后被原農業部評為無公害農產品。
惠民縣形成了以皂戶李鎮、胡集鎮、魏集鎮為主的食用菌重點生產鄉鎮,涌現出250余個食用菌專業村。全縣從事食用菌生產的農戶達到3萬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菇農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培植了一批特色專業基地,如皂戶李鎮張棗棍村、馬家村、楊千村等香菇生產基地,皂戶李鎮張集村、盧家村白靈菇生產基地,胡集鎮南王村香菇生產基地,皂戶李鎮馬家村黑木耳生產基地等。
今年以來,惠民縣決定立足于雄厚的食用菌產業基礎,下大力氣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把產業優勢化為扶貧的強大動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