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過后,往往是廈門關區胡蘿卜出口的高峰期。在廈門利泰盛食品冷凍公司的冷藏庫內,上萬箱等待裝車出口的保鮮胡蘿卜堆放的整整齊齊,正在接受現場關員*后的檢疫和核驗。
“今年胡蘿卜產量高,品相好,加上翔安海關的技術指導,通關速度也快,估計今年的收益還是很不錯。”利泰盛公司的負責人,翔安區蔬菜協會會長蔣朝暉如是說。
2月倒春寒,廈門島外總是寒風凜冽。翔安海關產品監管科的黃尚榮和楚計猛兩個90后關員,在胡蘿卜出口備案基地里,忙碌地進行第二次采收前農殘監控。3個鄉鎮、8塊集中種植區、32個實驗室送檢樣本,往返奔波200多公里。一整天下來,兩個人年輕的臉頰被吹得通紅。“這是春節后出口的*次采樣,我們要把工作做得更仔細,確保每一批出口胡蘿卜的質量安全。”黃尚榮眼神里滿是疲憊,沙啞的話語間卻是掩飾不住的興奮。
胡蘿卜是廈門市翔安區的“三寶九品百味”特色農產品之一,作為特色農產品是全國季節性產品的延續,填補了國內冬春季出口保鮮胡蘿卜的空白,是我國冬春季保鮮胡蘿卜*的出口基地。僅翔安海關關區內有注冊登記的胡蘿卜出口企業就達44家,年出口量10余萬噸,占廈門市蔬菜出口量的50%以上,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加拿大、歐盟、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1月,翔安出口保鮮胡蘿卜1.2萬噸,同比增長54.1%。為推動胡蘿卜出口,增加農民收入,該關主動探索、積極作為,制定了一系列有效舉措,他們搜集匯總出口國家和地區法律法規,指導企業完善自檢自控體系,采用“前、中、后”監管模式等,確保出口產品質量安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