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三亞市全力創建“文明村”(圖)
三亞市全力創建“文明村”(圖)
農業網   時間:2019/5/10 9:26:00  來源:三亞日報  閱讀數:354

鄉村建設

  “我們營頭村獲得三亞市2018年度文明村咯!以后我們要更努力,讓我們村更加文明……”近日,海南省三亞市2018年度文明村名單揭曉,海棠區營頭村位列其中,這讓營頭村村民們歡呼雀躍。“文明村”到底“文明”在哪?我們到營頭村一探究竟。

  走過熙熙攘攘的藤橋集市,穿過寂靜幽暗的涵洞,來到營頭村只見一片忙碌火熱的施工景象,工人正在竹子搭起的腳手架上對房子的外墻進行粉刷作業。“等到年底,你們再來的話,我們村就是大變樣了。”營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泰文興奮地告訴我們,人居環境的改善為營頭村帶來了不少好處,目前營頭村已被列入椰子洲景區規劃項目內,正在積極打造美麗鄉村。

  誰能想到10年前,這里環境也曾臟亂差過。2007年時,營頭村有兩個養豬場,由于生產不規范,導致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嚴重影響了村里的人居環境,再加上村民生活污水不規范排放,更是影響了村內的整潔。

  為了改變這一現象,2013年開始,營頭村自籌經費修建了污水處理系統,通過搭建簡易的排污管對村內生活污水進行引流,村里污水橫流的情況得到改變,但始終治標不治本。2017年,在各方努力下,營頭村的兩個養豬場終于被取締,從那天起,營頭村的空氣逐漸變得清新起來,村里的人居環境變好了,大伙臉上樂開了花。

  然而,由于設備和技術有限,營頭村的污水處理管道每年都要花費一定的資金進行疏通,以防阻塞。為一勞永逸,2018年,營頭村向市里申請修建市政排污網,希望通過更加高效科學的方法解決村里生活污水的問題。截至2019年5月,營頭村市政排污網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雨水處理系統和電網正在積極建設中。

  一路前行,大樹成蔭,縱使是在施工作業也絲毫不影響村道的干凈整潔。營頭村黨支部委員林志成介紹,營頭村分為三個自然村4個小組,共有268戶1020人,每一個自然村都安排有3名環衛工人對村里的公共區域進行清潔。“經過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的帶動和宣傳勸導,村民們現在的環保意識已經大幅提高了,基本不用督促,他們就能把自家環境衛生搞好,而且還會主動參與到村里的環境整治工作。”

  采訪過程,天突然下起大雨,隔著大老遠,77歲的村民馬桂英就招呼我們趕緊到她家躲雨。得知我們的來意,馬阿婆深有感觸:“以前,我們家門前是一條爛泥路,雨天泥、晴天灰,現在,鋪上了水泥,出入方便了。我家還蓋起了兩層小洋樓,在院子里種上果樹,日子是越過越好。”

  說起現在的日子,馬阿婆笑著說:“很幸福!”她每天早上醒來的*件事就是掃院子里的落葉,掃完了還掃門前的村道,并把垃圾收好等著村里的垃圾車來收。“村里環境好了,孩子們也愿意常回家,有時回來還會到馬路對面的小河淌水。”馬阿婆說。

  村風正,則民風淳。陳泰文說,為轉變村民的舊觀念,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設,村里每年都會定期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戶”“文明婆媳”等評比活動,在婦女中樹立良好風尚。“我們今年還舉辦了營頭村‘文明家庭’和‘*美家庭’的評比活動,設‘夫妻關愛家庭’‘孝老愛親家庭’‘教子有方家庭’‘勤儉持家家庭’‘鄰里友善家庭’五個類別,在全村掀起了評比熱潮,家家戶戶爭當文明戶。”陳泰文告訴我們,評比活動開展以來,村民言談舉止文明了,村民之間的關系融洽了,村風明顯好轉了,由此帶來的良性競爭,也帶動了村民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了,民風民俗也從舊變新,這體現在村民辦紅白事規模的變化上。“過去誰家辦婚禮,沒有四五十桌都不好意思辦。”林志成說,為了促進“舊俗新辦”,營頭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出臺了相關章程,規定宴席操辦人數要控制在400人以內,每桌不得超過500元,份子錢不能超過300元。

  如今,營頭村里紅白事大操大辦的情況已經沒有了,村民大呼:“這事做得好!”“紅白事大操大辦有了面子卻傷了里子,現在好了,大家都遵守,親戚朋友的感情也不受影響。”村民陸仁雄笑著說。

  文明花開結碩果,如今的營頭村,村莊凈如畫,鄰里如一家。“相信再過不久,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完善,我們村不僅景美、風正,民也能富起來了。”陳泰文說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jtt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