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江縣富興鎮觀碑村1組、2組的山坡上,一簇簇茂密的雷竹林青翠欲滴。
近日,富興鎮黨委書記劉欣來到山坡上的竹園,與業主趙鳳琴及村支書劉伏香商討如何進一步發展富興竹筍產業。“觀碑村有著得天獨厚的竹筍種植條件,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發展產業同時,強化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以產業發展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觀碑村地處川中丘區,常住人口489戶中,有49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年來,村民主要經濟來源為種糧和飼養家禽牲畜。5年前,趙鳳琴看準了觀碑村森林覆蓋率高、適于栽種竹子的特點,決定和丈夫在當地栽種雷竹。
趙鳳琴介紹,雷竹筍的生長周期長達3年,只有形成規模種植后,才能開始采挖新竹筍,而在種植后的第五年,每畝雷竹筍可獲得近萬元收益。“目前竹林面積有500畝,主要種植雷竹、紅竹、高節竹等10余個品種。整個基地年產雷竹母竹苗15萬余株、紅竹苗10萬余株,銷往川內各地和陜西、云南、貴州等省。”
說起收成,趙鳳琴滿心歡喜:“今年我們已銷售7.5萬余公斤雷竹筍,產值達50余萬元,帶動當地20余戶農戶增收,每人每年收入在1.5萬元左右。”
除了優先租賃貧困戶的土地,趙鳳琴還經常雇傭貧困戶到自己的種植基地打工,其中長期聘用的有3人,劉其友就是其中一員。劉其友今年67歲,丈夫患有多種疾病,生活很是拮據。5年前,劉其友被趙鳳琴雇為長期工,每天工資60元,每年在基地收入可達上萬元。“在基地干活我既有穩定收入,還能照顧家里,一舉兩得。我還流轉了4畝土地給基地,每年有18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
“接下來,我們將動員其他村民栽種竹筍,結合國家給予的農業產業扶貧政策和措施,積極探索竹筍高產技術,將雷竹筍發展成為村里脫貧致富的優勢產業。”劉伏香描繪出觀碑村竹筍產業未來發展的路線圖。
昔日的荒山如今披上了綠裝,不只是竹筍產業,在富興鎮,通過產業示范、利益聯結、勞務促收、資源整合等,各村特色產業項目遍地開花,產業開發式扶貧效益大大提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