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抓緊解決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近年來,很多地方出現了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究其原因,雖有人口跨區域流動等因素,但根本上是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特別是在一些內陸欠發達地區,這種不均衡表現得更為突出。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大班額多出現在城鎮教育資源相對優質的學校里,而廣大農村學校很少有這樣的問題。由于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城鄉分配之間的不平衡,越來越多的農村學生為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涌入城鎮學校,甚至還出現了城鎮一個戶主掛好幾個小孩戶口的怪象。
這種矛盾加劇了城鄉教育的兩極分化:一方面是城鎮學校“吃不了”,而另一方面卻是農村學校“吃不飽”。這既增加了城鎮學校的承載壓力,也造成了農村學校教育資源的閑置和浪費。破解大班額問題,不能只停留在城鎮學校的“擴容”上,更應該通過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補齊農村教育短板,來提高農村學校的認同度和吸引力。
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均衡配置教師資源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其關鍵在于,大力開展“引師下鄉”工作,吸引高素質教師到農村學校執教。
一方面,要強化政策配套。對于條件較差的地方,應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切實解決農村學校教育基礎條件薄弱、教師工資待遇和生活保障偏低等現實問題,并通過建立和完善鄉村教師激勵機制,在資助獎勵、職稱評定、教育培訓等方面給予傾斜,提高鄉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此外,還應強化社會宣傳,提高全社會對于鄉村教師職業的認同度。
另一方面,要創新優教下鄉工作機制。鼓勵城鎮優質學校通過建立分校、聯合辦學等形式,一對一地將農村學校納入本校教育資源共享范疇。同時,建立城鄉學校教師資源互動和交流機制,讓城鎮教師“沉下去”,并探索運用互聯網絡、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載體,推動優質課堂下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