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村集體經濟實力強了,政府部門也在積極推進互聯網與特色農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意農業、認養農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等鄉村新業態,促進游憩休閑、健康養生、創意民宿等新產業發展,規范有序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鎮東南村原先的土地都是一家一戶零散種植,稻麥兩季,收益并不高。2017年東南村成立了常州市東南有機稻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大米在網上銷售價格是原先的10倍。
農戶原先每畝土地收益全年只有400元左右,加入合作社后不但有穩定的租金拿,而且還可以在合作社干農活拿到一筆工資。
嘗到電商甜頭的農戶紛紛申請加入合作社,現在合作社種植規模已經達到2000多畝,農業生產能力和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村集體經濟實力增強了,得實惠的還是老百姓。東南村2018年對24個村民小組進行了環境整治,房前屋后原先的邊角地、荒草地,現在都變成了美麗的小菜園,發展觀光農業。通過網絡平臺的推介,市民可以到小菜園認養種植,也可以采摘購買,田頭都安裝了數字監控系統,市民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小菜園的種植和管理情況。2018年東南村還被評為常州市美麗鄉村示范項目。
農村變美了,更富了,吸引了一大批能人返鄉創業,投入到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潮流中。溧陽市戴埠鎮橫澗村返鄉創業大學生蔡達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利用自家的房子開辦了農家樂,并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來宣傳家鄉的美景和旅游資源。
通過互聯網和微信公眾號不僅可以實時瀏覽旅游景點的風貌,而且可以在線上進行門票預訂、住宿安排、車輛租用、土特產銷售等多種功能,帶動了整個鄉村旅游產業鏈的發展。
常州作為“全國農業農村整體推進型信息化示范基地”,下一步會持續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全面深度融合應用,打造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
常州市還明確提出,要加快深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培育,信息進村入戶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培養一批“高、精、尖”的農村電商人才。
發展鄉村“數字經濟”,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網絡設施水平是關鍵。工信部門在完善信息終端和服務供給上面也會有一系列舉措,鼓勵開發適應“三農”特點的信息終端、技術產品和移動互聯網應用APP軟件等設施設備。
下一步,常州市還將積極跟蹤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力爭做到城鄉網絡全覆蓋,服從服務于現代農業310行動計劃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美麗鄉村示范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常州的廣袤鄉村,將搭上數字經濟快車,朝著“智慧鄉村”不斷邁進。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