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規模化養殖快速發展,加工能力不斷增強……作為全國農業大省、畜牧業大省,近年來,在河南省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河南省畜牧系統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優質草畜發展,畜牧業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畜牧業產值達242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85%,居全國第二位;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670萬噸、413萬噸、209萬噸,均居全國前列,畜牧業生產穩中有進,發展勢頭整體良好。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質草畜發展“加速度”
當前,國家已將發展草畜業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舉措,擺上了重要位置。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加大了對草畜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實踐證明,推進優質草畜發展,既符合當前市場肉類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又與實施國家三大攻堅戰戰略高度契合。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2016年以來,河南省畜牧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及奶業振興行動計劃,不斷深化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豬禽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優質草畜產業高標準發展,畜牧業轉型升級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優質草畜生產能力穩步提升。據監測結果顯示,2018年河南省25個監測村肉牛存欄4660頭,同比增加8.4%,其中母牛存欄2517頭,同比增加24.5%。十大肉牛龍頭企業飼養量24萬頭,同比增長27%;37個母牛養殖基地縣存欄10頭以上母牛養殖場戶由2016年的7181個增加到8681個,母牛存欄數量由2016年的17.7萬頭增加到21.7萬頭,分別增長21%和22%。十大奶業產業化集群奶牛飼養量同比增長8%,奶牛養殖環節效益有所增加,養殖場戶積極性不斷提升。2018年河南省草畜業產值(養殖)468億元,占畜牧業總產值的22.6%,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
規模化養殖快速發展。兩年來,河南省一方面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積極支持花花牛、伊賽等龍頭企業自建優質貨源基地,推進現有養殖場擴大規模;另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資,先后引進上海光明、北京首農、河北君樂寶、內蒙古中羊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重大項目落地河南,肉牛奶牛養殖集約化水平顯著提升。2017年、2018年,河南省新建擴建500頭以上肉牛場102個、奶牛場26個,其中千頭以上肉牛場28個、5000頭以上奶牛場12個。花花牛公司近兩年新建5000頭規模場4個,自建已投入運營奶源基地達10個,今年在建奶源基地3個。目前,河南省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肉牛育肥場達到1589家,規模育肥能力達83萬頭,較2017年增加13萬頭。河南省千頭以上規模奶牛場占比由2016年的35%提高到目前的47%。
“近兩年是河南省大型肉牛奶牛規模養殖場發展速度*快的時期。”河南省畜牧局相關負責人說,河南省基本形成了淺山丘陵區母牛繁育、平原農區規模肉牛育肥、沿黃灘區豫東豫南豫西南“一帶三片”奶牛養殖的發展格局,區域化布局更加明顯。
飼草料基地建設擴點增面。優質草畜發展離不開優質飼草料供給。據了解,河南省糧改飼試點縣由2016年的8個擴大到2018年的56個,糧改飼種植面積由131萬畝發展到260萬畝,青貯全株玉米702萬噸,增長98%,爭取國家試點補助資金由2016年的5800萬元增加到1.65億元。河南省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量突破2550萬噸,折合種植面積3200萬畝,秸草加工企業(合作社)由2016年的30家發展到173家。目前河南省標準化規模奶牛場已全部使用全株青貯玉米和苜蓿等優質飼草料。飼草料基地建設有力推進了種植業結構調整,帶動了農民增收,河南省優質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占比由2016年的0.6%提高到2018年的1.1%,僅2018年糧改飼就帶動農民直接增收6.5億元。
擴規模強加工促融合優質草畜發展“高質量”
加工能力穩步提升。河南省肉牛、奶類加工企業規模持續擴張,駐馬店恒都夏南牛產業園牛血加工等項目、南陽科爾沁年產6000噸精深加工生產線項目、焦作伊賽年產5000噸電商調理產品生產線和通遼年屠宰20萬頭肉牛加工廠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河南省新增牛肉精深加工能力5萬噸。全國排名前列的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三元等乳品加工龍頭企業均在河南建設加工廠并不斷擴張,河南省新建乳品加工廠4家,新增乳制品加工能力50萬噸。
目前,河南省肉牛年屠宰能力達到124萬頭,牛肉加工能力達到41萬噸,位居全國首位;乳制品加工能力達350萬噸,位居全國前列。2018年,河南省十大肉牛龍頭企業共屠宰肉牛29.3萬頭,生產牛肉產品10.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17.2%。十大奶業產業化集群龍頭企業年加工乳制品156.7萬噸,同比增長7.9%。
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河南省牛肉加工逐步由過去以粗分割為主向精深加工轉變,牛肉制品發展到300多個品種,冷鮮肉、熟制品等中高端產品占比由2013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25%左右,南陽科爾沁牛肉精深加工產品占比由2016年的15%提高到28%,焦作伊賽開發醬鹵、風干、休閑、調理等牛肉產品100多個,郟縣紅牛*雪花肉已經開發上市;乳制品加工也由常溫奶逐步向低溫、功能性乳制品轉變,低溫奶、高附加值等中高端乳制品占比由2016年的18%提高到28%。伊利、蒙牛、花花牛的安慕希、純甄、80℃巴氏奶等中高端乳制品市場銷售規模不斷擴大,占比由2016年的25%提高到40%以上,產品附加值明顯提升。
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高。兩年來,河南省積極爭取國家補助資金,啟動實施國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縣41個,總投資54.1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7.9億元,占全國總量的1/10,資金額度和項目縣數量均居全國*。目前,已建成專業大型沼氣工程46個、集中處理中心40個、有機肥場16個、沼液輸送管網110萬米,購置糞污處理利用設備49308臺套,建設畜禽糞污收貯設施面積185萬平方米、畜禽糞污處理設施容積435萬立方米。項目建設有力示范帶動了河南省清潔養殖水平提升。
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由2016年的50%提高到88%,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由2016年的45%提高到75%,分別提高38個和30個百分點,圓滿完成河南省重點民生實事中涉牧目標任務。
2018年,在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代表國務院對各省政府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考核中,河南省取得“*”等次。河南省創建*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18個,培育種養結合養殖場8824個,種養結合面積達326萬畝,總結推廣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糞污治理模式。其中,漯河市2016年啟動了以“場區布局合理、設施制度完善、生產全程清潔、產出安全高效、資源循環利用、整體綠化美化”為主要特點的美麗牧場創建活動,全市已創建美麗牧場23個,市財政累計補貼資金780萬元,畜牧業綠色化發展走在河南省前列。
產業融合取得新進展。養加一體化快速發展,近兩年花花牛公司不斷強化奶源基地建設,自建在建基地達13個,奶牛存欄3萬多頭,君樂寶、光明等企業先后在駐馬店、滑縣等地建立自有奶源基地,伊利、蒙牛等企業也正在河南省加快布局,河南省乳品企業奶源自給率已由2016年的15%提高到目前的25%。電子商務加快發展,據統計,河南省55家肉牛奶牛重點企業2018年線上銷售收入13.3億元,占銷售總額的9.2%。積極參與創建集奶牛養殖、科普教育、休閑觀光、鮮奶品嘗、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奶牛觀光牧場,在農業農村部認定的31家*休閑觀光牧場中,鄭州昌明、洛陽生生、南陽三色鴿、河南盛全4家奶牛場成功入選,總數位居全國第二。牛奶消費新模式發展較快,兩年來河南省已開辦現制現售生鮮乳飲品店420家。西峽等地奶山羊養殖和加工已形成了一定的養殖規模和產業發展基礎。
河南省畜牧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河南省草畜業呈現出肉牛加工企業能力強、奶業發展后勁足、肉羊規模化養殖居全國前列等特點。
當前,畜牧業龍頭企業南陽科爾沁、駐馬店恒都、焦作伊賽在全國10大肉牛屠宰加工企業排名中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位。鶴壁中鶴肉羊單場存欄達10萬只,是我國單場存欄*的企業。花花牛在全國奶業20強中的位次由2015年的第十八位前移至2018年的第十五位。
乘潮涌之勢偕強者前行優質草畜發展邁向“新征程”
兩年來,河南省各地推進優質草畜發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推進優質草畜發展的良好氛圍已經形成。駐馬店市持續加快泌陽夏南牛養殖加工基地建設,恒都公司夏南牛產業園牛肉精深加工、10萬頭澳牛屠宰生產線、萬噸智能倉庫等項目已建成投產,同時積極引進河北君樂寶、北京首農、河南花花牛等龍頭企業重大項目,平輿、新蔡、正陽、上蔡已先后建成5000頭以上奶牛場4個,存欄奶牛2.1萬頭,在建5000頭奶牛場2個和萬頭肉牛場1個,花花牛公司總部遷入新蔡縣,進一步加快該市由傳統的生豬大市向新興草畜大市邁進。
蘭考縣不斷加快以草畜業為主的現代畜牧業發展,積極創建國家現代優質草畜產業園,先后引入北京首農2個萬頭奶牛、花花牛奶牛示范園、內蒙古中羊30萬只肉羊、華潤五豐萬頭肉驢等大型草畜項目,發展優質飼料作物種植面積5萬畝,其中構樹1.4萬畝,兩年完成投資6.6億元,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規模養殖支撐、飼草種植配套“三位一體”的畜牧產業化發展格局。
焦作市積極推進蒙牛百億元產業園區建設,兩年來已完成投資6.7億元,新改擴建乳制品生產線9條,新增加工能力8萬噸。今年蒙牛將投資10.5億元,加快加工廠四期項目建設,建成后將成為蒙牛集團在全國單體*工廠,園區輻射能力不斷增強。
河南省其他畜牧業傳統市縣也根據自身優勢,積極發展優質草畜。如平頂山市優質草畜發展勢頭強勁。在肉牛產業發展方面,以國潤牧業為龍頭,先后在葉縣、魯山縣建成5000頭以上肉牛場3個,目前已存欄肉牛1.4萬頭,在舞鋼市、石龍區建設的兩個5000頭以上肉牛場預計年內可建成投產;在奶牛產業發展方面,以花花牛為龍頭,先后在魯山縣、葉縣建成5000頭以上奶牛場2個,目前存欄奶牛5000頭。鄧州市奶業產業示范市穩步推進,市財政累計投入3000余萬元,整合各類項目資金8400余萬元支持奶業發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百頭以上奶牛場47家,千頭以上奶牛場12家,存欄奶牛2.13萬頭,休閑觀光牧場、牛奶現制現售等新業態健康發展,種養加融合發展趨勢明顯。滑縣引進上海光明乳業,建設存欄1.2萬頭標準化規模奶牛場,現已全部達產,日產鮮奶近200噸,成為河南省*規模奶牛場。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下一步,河南省畜牧系統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真落實河南省省委省政府推進優質草畜發展的決策部署,堅定發展“四優四化”的信心和決心,緊盯目標任務,加大推進力度,凝心聚力、久久為功,加快推進優質草畜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轉型升級,全力把河南省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草畜生產基地和牛肉、乳制品加工銷售集散地,為推進鄉村振興,讓中原更加出彩譜寫新篇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