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播種灌溉、智能監測控制、大數據定位市場……近年來,一場數字化大變革席卷四川成都市郫都區鄉間田野,促使郫都駛入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的農業生產快車道。
生產管理數字化
日前,唐元街道錦寧村錦寧韭黃生產專業合作社基地,綠油油的韭菜長勢喜人,三兩個村民正在地里除去雜草,馬上又一批“錦寧”韭黃將在餐桌上與大眾見面。合作社理事長李志倫說,上千畝的韭菜種植基地,只需要幾十人就能經營過來,因為生產技術足夠“智能”。
據介紹,錦寧韭黃生產專業合作社在郫都區唐元韭黃智慧農業示范園區項目建設范圍內,該項目包括了大田生產環境監測、大棚生產環境監測、設施農業智能化控制、遠程可視化和智慧農業物聯網軟件系統五大板塊,實現對基地溫度、濕度、光照等韭菜生長需求的數據智能監測。
“韭菜的生長情況我一清二楚。”在錦寧韭黃生產專業合作社辦公室,李志倫指著一個巨大屏幕笑著說,即便坐在辦公室也能知道哪個大田或大棚的韭菜需要灌溉或施肥等。這個長2米、高1.5米的大屏幕就是遠程可視化系統,它支持農產品生產種植、成品加工、質量檢測、存貯銷售全產業鏈的數據實時反饋,實現韭黃產業*化管理。據悉,唐元韭黃智慧農業示范園區項目的落地讓唐元韭黃銷售年收入從2360萬元增至3600萬元,每畝減少勞動成本30%,提高種植效率30%。
作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范區,在郫都像錦寧韭黃生產專業合作社這類的數字化農業企業及項目,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都金品花卉種苗有限責任公司,引進了全自動化播種生產線及噴灌系統、溫室智能控制與監測系統,實現了20萬平方米的種苗繁育基地自動化運轉;多利農莊2880平方米的玻璃溫室,依托物聯網技術,實現了自動化灌溉施肥、遠程監控和智能化管理……
大數據為用戶畫像
數字化發展也讓郫都特色農產品走得更遠。近年來,借助京東大數據,郫縣豆瓣、先鋒村蘿卜干等眾多郫都土特產進一步打開了農產品市場,實現價值倍增。
2017年12月,京東云創新空間與唐昌街道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先鋒村蘿卜干成功登上京東眾籌。京東云創新空間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通過大數據用戶畫像,*定位消費場景和消費人群,重塑先鋒村蘿卜干產品的品控、質量標準與產品包裝等品牌元素,打響了先鋒村蘿卜干品牌知名度,并根據用戶反饋及時調整產品,提升了銷路。
京東云創新空間工作人員吳穗川說:“以前先鋒村生產蘿卜干,屬于粗加工模式,僅僅賺取蘿卜干加工費,通過合作,空間將蘿卜干品牌化后,蘿卜干銷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利潤直接翻倍。”
目前,包含先鋒村蘿卜干在內,京東云創新空間共助力42家農產品企業完成了電商上行,單品眾籌18個,金額超600萬元。記者了解到,依托京東云創新空間大數據市場調研,郫縣豆瓣還推出了郫縣豆瓣香菇菜、郫縣豆瓣蘸粉等新品,實現郫縣豆瓣產業轉型升級。
探索云端智慧平臺
郫都正朝著農業數字化轉型趨勢大步向前。如今郫都已建成了“班納利”等智慧農業示范基地、物聯網基地5個,智能化農業生產面積達到3萬畝。
不過,目前郫都在農業數字化發展上還存在部分技術短板和難題,比如,農業技術精度還有所欠缺,因為農業涉及因素眾多,在土壤水分檢測、探頭識別種子播放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控若不準確,數據價值意義就不大。又比如,對種苗數據識別不夠*,種苗移植還達不到自動化水平。
對此,相關行業專家表示,郫都一方面要深化校地企合作,依托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對農業產業的生產各環節各要素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建立全區鄉村產業大數據庫。另一方面搭建農業智能化、數據化綜合服務平臺,構建區域農業數據資源共享和管理平臺,實現農業生產、市場分析、預警數字化,推動郫都農業生產營銷方式變革和產業結構優化。
四川成都市郫都區農林局悉,下一步郫都將聚力智慧農業云平臺的搭建和使用,橫向發展做好擴面工作,縱向發展做好功能開發利用,用“數字”引擎推動郫都農業跨越式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