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鄉間的小路邊,油菜花已經陸陸續續開放,一片一片金燦燦,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攝影愛好者。
“這油菜花開起來好看,收益也不錯,而且黨和政府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更讓我們安心,所以2018年我又種了500畝油菜,希望有個好收成。”歙縣王村鎮村民豐鵬進向記者說道。
為切實保障“三農”、穩定農民增收,2018年黃山市已經是連續第十年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民生工程了。“雖然2018年的任務還沒有下來,但根據油菜的種植特點,全市2月初就完成了投保工作。目前,全市共投保油菜27.8萬畝,13.7萬農戶參與了投保,其中免費為1.07萬戶貧困戶投保1.9萬畝油菜。一旦發生理賠時,還將針對受災情況,對貧困戶的理賠額提高20%。”市農險辦(市財政局金融科)負責人告訴記者。
于2009年開始實施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以保險公司市場化經營為依托,政府通過保費補貼等政策扶持,對種植業、養殖業因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近年來,這項民生工程在黃山市農業生產災后補償、化解農業經營風險和農業*扶貧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據統計,黃山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9年來,共承保農田743萬畝、牲畜33.7萬頭、森林50141.5萬畝,財政補貼保費1.78億元,資金放大倍數達154倍;理賠方面,各險種共賠付9601萬元,受益農戶達1100萬人次,支農惠農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為實施好這項民生工程,黃山市結合國家扶貧戰略,加大扶貧力度,提高貧困戶理賠額。市扶貧辦、市財政局、市國元保險聯合推出針對貧困戶進行保費全免的福利,對黃山市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戶,種植水稻油菜等作物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享受“20%的自繳保費全免,理賠額度上調20%”的扶貧優惠政策。2017年,共為全市1.5萬貧困農戶免去應繳納保費12萬余元,并在原有賠付基礎上,為貧困戶增加了4萬余元的理賠額,實現了*扶貧效益。
黃山市還立足本地特色,滿足農戶多樣化保險需求,特色農產品保險實現突破性提標、擴面、增品。黃山市要求各區縣對茶葉、菊花、泉水魚、枇杷等特色農產品全部納入保險范疇;對各地傳統特色農產品如大棚蔬菜、大棚草莓、茶葉、瓜蔞、油茶等堅持應保盡保。休寧新增加了藍莓保險,泉水魚保險投保185池;屯溪區在往年大棚草莓和土雞的基礎上,新增茶葉和大棚蔬菜,并已投保完成;徽州區在上兩年茶葉試點基礎上,2018年計劃在全區擴大試點。
“2018年我們將繼續按照‘保大宗,保成本’的基本要求,突出基礎性、普惠性,通過建立完善政策、審核、實施、撥付、監管和考核等機制,扎實增進廣大參保農戶獲得感,形成政策性農業保險‘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共建共享新局面。”市農險辦負責人表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