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廣東惠州博羅縣福田鎮圍嶺村迎來一件喜事:該村引進的農業綜合體——東芳生態園正式開園。更讓當地群眾高興的是,“巨型稻”計劃在此試種,為村民探索另一條高效生態立體農業發展之路。據悉,巨型稻的株高可達1.7米,畝產800公斤以上,也適合發展稻魚共生等生態立體農業。
據了解,巨型稻可謂水稻中的“高富帥”,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夏新界帶領科研團隊歷經10余年選育,并在湖南、廣東等多地試種推廣。據介紹,巨型稻不但有株形高大、莖稈粗壯、抗倒伏、稻穗大、米質優等優良農藝性狀,在多地試種平均高度達1.8米。2018年晚造在廣東興寧試種,株高達1.7米,畝產達800公斤。
除了這些株高、高產等特點,夏新界更看重巨型稻高大、稀植、淹水深度大等方面優勢,可以為蛙、魚、泥鰍等稻田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這為“稻蛙魚鰍共生”立體生態種養提供了很好條件。他目前在湖南探索這種模式,稻、蛙、魚、鰍的綜合產值一畝達到4.2萬元,極大提高了水稻種植的效益。
當天,夏新界與東芳生態園簽訂了《成立“夏新界巨型水稻研究院”》的合作協議,探索“稻蛙魚鰍共生”的高效生態立體農業,打造有機農業品牌。圍嶺村村委會主任劉天財說:“希望這種模式能給村民帶來更多示范效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